对丝杠精度要求、行星滚柱丝杠与滚珠丝杠的比较、丝杠磨床市场情况,以及设备成本与工艺要点总结:

1. 丝杠精度要求:

   - 人形机器人使用的丝杠不需要达到C3级别的精度,C5级别的精度已经足够,能够提供90%的传动效率。

   - C5级别的精度对于小行程丝杠和内径8毫米以下的微型丝杠加工难度较大。

   - 国产汉江机床可用于生产,但稳定性较差,良率低,需要通过增加设备数量来解决。

   - 以车代磨的方法不可行,旋风铣工艺可能是一种解决方案,但技术不确定性较高。

2. 行星滚柱丝杠与滚珠丝杠:

   - 行星滚柱丝杠由于结构复杂,生产难度大,与滚珠丝杠的制造工艺不同。

   - 行星滚柱丝杠载荷大,但由于结构复杂,其可靠性和耐用性可能不如滚珠丝杠。

   - 目前全球没有规模化生产行星滚柱丝杠的企业,因此缺乏可靠的技术路线。

3. 丝杠磨床市场情况:

   - 三井磨床在市场上占有大部分份额,年产能约一百台,交期长达12个月。

   - 三井磨床适合加工大行程丝杠,对于小行程丝杠加工难度大,需要用户自行研发工艺。

   - 欧洲的SMS等磨床与三井存在差距。

   - 国内企业如常州HLYY、无锡BST、南京工艺等已购买三井设备,主要用于加工大行程丝杠。

   - 国内企业对三井设备有交流需求,但由于技术路线未确定,多数企业还在试制阶段,不敢轻易下单。

4. 设备成本与工艺:

   - 三井磨床的售价从七八百万人民币起,全套约一千万。

   - 欧洲磨床的价格在五百多到七八百万之间,国产磨床的价格在一百多到两三百万之间。

   - 国内磨床主要是汉江机床,其他品牌较少,缺乏旋风铣床,多数是用车床改装。

   - 浙江HDM的车床表现良好,但铣床能力尚不确定。

   - 三井磨床采用发那科数控系统,核心部件自制,保修期为一年;自行改造磨床可能会失去三井的售后支持。

   - 量产降本时,核心磨床使用进口设备,其他批量使用国产设备,但这一切都依赖于工艺能力。

这些信息对于理解丝杠行业的现状、技术挑战以及市场趋势非常重要。




点赞(111)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144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