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板块:国产替代正当时,成长空间广阔

仪器板块如今的发展态势,与2018年的半导体设备板块极为相似。2024年仪器行业的国产化率情况,基本和2018年半导体设备的各细分领域相近。当前,各细分高端仪器的国产化率仅处于个位数水平,市场被美国企业高度垄断。在全球前30大仪器公司中,美国就占据了15家,其余则为日本、德国、英国、瑞士等科技强国。

回顾2018年,当时的龙头企业北方华创收入仅33亿元,而在随后的6年里,其收入大幅增长至近300亿,股价涨幅更是高达10倍。彼时,中美贸易战开启,美国开始限制半导体设备供应,中国被迫开启国产替代进程。如今,中美所处的情形与当年有诸多相似之处,高端仪器的国产化迫在眉睫。一旦仪器被垄断,中国的科研体系将面临瘫痪的风险。目前,美国已经限制高端仪器向中国供应,例如用于蛋白质组学分析的质谱仪、高参数流式细胞仪、大口径激光干涉仪、60G以上数字示波器及射频仪器等。

成长性:需求崛起,市场广阔

目前,中国市场对仪器的需求仅占全球的13%,主要市场仍集中在欧美日等国家。科研强国必然是仪器需求大国和仪器制造强国。随着中国科技的崛起势在必行,未来中国必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科研仪器的需求有望快速增长。可以预见,中国仪器市场具备广阔的增长空间,伴随着科技的崛起,需求也将必然崛起。

国产化:空间巨大,替代可期

高端质谱、色谱、光谱、流式细胞仪、电子测量仪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激光干涉仪、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等领域的国产化率较低,多数领域的国产化率不足10%,国产替代的空间十分巨大。分析类仪器的国内市场规模在1000 - 2000亿元,电子测量仪器的国内市场规模为200亿元,还有众多专用仪器细分市场,目前均被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垄断。

以聚光科技为例,若其能实现国内分析仪器20 - 30%的市占率,即可实现至少200 - 300亿元的收入,对应着1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永新光学深耕精密光学仪器及精密光学元组件领域,若其能做到全球光学仪器龙头蔡司收入的15%,即对应有100亿元的收入,同样具有1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在通用电子测量仪器方面,若国内普源、鼎阳、坤恒、优利德合计实现50%的国产化率,则对应100亿元以上的收入,利润空间可达25亿元以上。对于高端医疗影像设备核心部件,如CT球管,国内市场规模达200亿元,目前被美国当立、瓦里安、万睿视垄断,若实现20 - 30%的国内份额,潜在年销售额可达40 - 50亿元。此外,叠加拓展解决方案OEM业务,奕瑞科技的潜在成长空间巨大。其他个股如皖仪科技、海能技术等,若能在上千亿的分析仪器赛道占据一定比例,也对应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核心结论:方向明确,强推板块及个股

中国科技产业升级势在必行,仪器板块的需求增长潜力巨大。同时,该板块国产化率低,对美替代趋势明确。从估值来看,板块多数公司2025年的估值仅为20 - 30倍,兼具安全壁垒及长期巨大成长空间。因此,继续强推仪器板块及核心个股,包括聚光科技、奕瑞科技、永新光学、普源精电、皖仪科技、鼎阳科技、坤恒顺维、必创科技、海能技术、莱伯泰科等。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不持有相关标的。

声明:文章观点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淘中心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点赞(365)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8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