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电子:三重驱动下的投资新机遇

核心逻辑深度剖析

需求驱动:订单回暖与业绩弹性释放

自2024年底以来,军工电子上游订单呈现出显著回暖态势。光威复材斩获36.6亿元合同,国科军工也获得7.39亿元订单,这些大额合同的落地,无疑反映出行业需求正触底回升。上游材料及元器件企业由于备产备货需求明确,其业绩弹性相对较高。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以及“十五五”规划的布局之年,订单的高增长不仅是为了装备放量做准备,更为未来两年的高景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军工电子作为上游环节,“牛鞭效应”显著,其收入弹性领先于下游企业。这意味着在行业需求复苏的过程中,军工电子企业有望率先受益,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

技术升级:国产替代与新质战力建设并进

在国产替代方面,高端芯片(如FPGA、AD/DA转换器)、智能传感器(如MEMS器件)等核心领域的自主化率正在快速提升。紫光国微、振华科技等平台型企业凭借其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的优势,成为国产替代进程中的受益者。这些企业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逐步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实现了核心领域的自主可控。

新域新质装备放量也为军工电子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低成本精确打击、无人系统集群作战等新战争模式,推动军工电子向“低成本、高集成、模块化”方向发展。例如,洪都航空关联交易额同比增长95%,这一数据预示着无人机电子系统需求激增。随着新域新质装备的广泛应用,军工电子企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政策与改革红利释放

央企重组与资产整合成为推动军工电子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中航成飞更名上市,这一举措有助于推动优质电子资产注入,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通过资产整合,企业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军贸与民品市场拓展也为军工电子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军品技术向低空经济通信导航、卫星互联网等领域延伸,不仅拓展了企业的业务范围,还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利润来源。“一带一路”军贸订单的签订,更是打开了军工电子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有助于企业实现国际化发展。

利润率改善与规模效应显现

规模化生产与工艺优化推动了军工电子企业成本的下降。在军用通信系统“量增价稳”的趋势下,企业的毛利率有望企稳。2025年收入增长带来的产能利用率提升,将进一步释放规模效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可以通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实现利润率的提升。

细分领域与核心标的分析

高端芯片与集成电路

军用集成电路国产化率提升窗口已经打开,FPGA、AD/DA转换器等芯片需求刚性。紫光国微作为国产FPGA龙头,产品谱系完善,受益于卫星导航与智能装备需求。其凭借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方面的优势,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市场份额。振华科技作为军用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全谱系供应商,订单弹性显著。公司在半导体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产品线,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智能传感器与MEMS器件

无人系统、精确制导需求的爆发,驱动高精度传感器渗透率提升。芯动联科作为MEMS陀螺仪核心供应商,获得亿元级订单,技术壁垒高。公司通过不断研发创新,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赢得了客户的认可。睿创微纳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技术领先,军品覆盖导弹、单兵装备。其产品在军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军事装备的不断升级,公司的市场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军用通信与数据链系统

低轨卫星通信、网络化协同作战推动数据链升级。上海瀚讯作为军用宽带通信系统核心供应商,参与卫星互联网终端配套。公司在军用通信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能够为军队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六九一二数据链系统技术迭代,适配新型装备需求。随着新型装备的不断研发和应用,公司的数据链系统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被动元器件与连接器

装备放量带动MLCC、钽电容等基础元件需求,连接器作为装备“神经”刚性增长。火炬电子作为特种MLCC龙头,陶瓷基复材技术国内领先。公司在被动元器件领域具有强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能够满足军工电子企业对高品质元器件的需求。中航光电军用连接器市占率超50%,覆盖航空、航天等领域。其凭借在连接器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成为军工电子企业的重要供应商。

测试与封装

供应链安全驱动第三方检测需求,军用芯片可靠性要求升级。思科瑞在军用芯片测试环节实现技术突破,保障产品可靠性。公司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测试服务,为军工电子企业的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苏试试验作为环境试验与可靠性检测龙头,受益于装备复杂度提升。随着军工电子装备的复杂度不断提高,公司的检测服务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前沿技术布局

在量子科技与北斗导航领域,天奥电子作为国内唯一国际守时钟供应商,深度参与北斗系统、量子精密测量,适配商业航天需求。公司在量子科技和北斗导航领域具有领先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有望在未来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低空经济与卫星互联网领域,盟升电子作为卫星通信终端核心供应商,受益于低轨星座建设驱动增量。随着低轨星座建设的不断推进,公司的市场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风险

AI算法、材料工艺更新周期缩短,研发滞后企业面临淘汰。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军工电子企业必须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否则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订单波动

装备采购周期性显著,需关注预收款/合同负债指标。军工电子企业的订单受装备采购周期的影响较大,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企业的预收款和合同负债指标,以判断企业的订单情况和未来业绩走势。

估值水平

当前板块PE约73倍(历史中位),建议聚焦业绩确定性强、技术壁垒高的细分龙头。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应重点关注企业的业绩确定性和技术壁垒,避免盲目跟风投资。

总结

军工电子正处于“需求复苏+技术升级+政策催化”三重驱动周期。建议投资者沿以下主线布局:高弹性上游的被动元器件(如火炬电子、宏达电子)、芯片(如紫光国微);新质战力的智能传感器(如芯动联科)、通信系统(如上海瀚讯);改革红利的央企整合标的(如中航光电、振华科技)。通过合理布局,投资者有望分享军工电子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不持有相关标的。

声明:文章观点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淘中心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点赞(298)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99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