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轨交设备产业链

轨道交通可分为国家铁路系统、城际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三大类。

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原材料及零部件制造,中游的装备制造,以及下游的运营与维护服务。

1. **上游**:原材料及零部件包括钢材、铝材、防水材料、防震材料、车轮车轴、转向架、永磁牵引电机、电线电缆、直流高速开关、轨道板等。这些原材料和零部件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基础。

2. **中游**:中游主要是轨道交通装备的组装及制造,包括铁路高端装备制造及城市轨道装备制造。在这一环节,中国中车是核心企业,负责主要的整车制造。通信信号系统则主要由中国的中国通号负责研制与开发。

3. **下游**:下游涉及轨道交通装备的运营与维护等增值服务。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运营维保服务环节成为了高附加值的领域。

从成本构成来看,动车组成本中,牵引系统、转向架、车体、制动系统、辅助供电系统占比较高,分别为20%、13%、9%、9%、7%。这些系统是轨道交通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成本有显著影响。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支持,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正在向着智能化、安全化方向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市场的容量持续扩张,推动了轨交装备需求的增加。例如,2016-2020年间,中国城际交通运营路线长度年均增长率达到17.1%,创历史新高。

总体来看,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未来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jpg




二、发展态势

2024年,中国高铁行业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铁动车组产量与保有量**:2016至2021年间,中国动车组产量波动下降,但2022年产量有所回升。截至2022年,中国动车组保有量持续增长,从2016年的2586标准组增长至2022年的4048标准组。

2. **高铁营运里程**:2008年,中国高铁营运里程仅为671.5公里,但到2022年底,高铁总里程已达到4.2万公里,占全国铁路营运历程的27.1%。

3. **高铁建设高潮期**:2022年底,中国高铁建设迎来了高潮期,一大批高速铁路大通道项目开工或即将开工,如昌九高铁、渝万高铁等。

4. **高铁行业竞争格局**:中国高铁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和山东省,北京、山东、江苏和浙江是高铁行业上市企业的主要集中地。

5. **行业发展前景**:中国高铁行业正在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国铁集团提出了“2035智能高铁”计划,旨在实现智能制造、智能装备及智能运维。同时,高铁行业也在努力实现绿色节能环保,以符合双碳战略的要求。

6. **未来高铁运营里程数预测**: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30年,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数有望突破4.5万公里。

这些信息反映了中国高铁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未来在技术创新和网络扩展方面的巨大潜力。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持有相关标的,下一个交易日内没有卖出计划。



点赞(119)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113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