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壁垒:高分子改性材料的“智能+功能”创新引领

骏鼎达在高分子改性材料领域,凭借其核心配方与工艺的领先优势,成功实现了材料的“智能+功能”创新。公司掌握了聚酯(PET)、尼龙(PA)等树脂的改性配方技术,并通过自主研发的功能助剂,如温敏变色剂、阻燃剂等,赋予了材料耐温性(-40℃~250℃)、耐磨性(比普通PET高3倍)、智能预警等多重特性。

在专利方面,骏鼎达取得了显著成果。其温敏变色单丝专利,能够在线束异常发热时颜色发生变化,实现故障的可视化预警;而高耐磨阻燃透明聚氨酯专利,则通过DMMP阻燃剂与聚碳化二亚胺的复配,有效解决了传统材料易水解、易燃的问题。

此外,骏鼎达还建立了垂直一体化的生产体系,覆盖了“树脂改性→单丝生产→套管加工”的全流程。公司自研了纺丝、编织、复合等工艺,实现了定制化柔性生产,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如为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提供屏蔽套管等。

二、产品矩阵:“多元化+高附加值”布局助力市场拓展

骏鼎达的产品矩阵丰富多元,且均具备高附加值。其中,功能性保护套管以其耐磨、隔热、屏蔽、防火、降噪等核心特性,广泛应用于汽车(燃油/新能源)、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领域。作为国内少数提供“单丝-套管-复合件”全链条解决方案的企业,骏鼎达的产品覆盖了高压线束、电池系统等多个场景,竞争优势明显。

功能性单丝则是骏鼎达的另一大主打产品,其高阻燃性、抗爆破、耐化学腐蚀等特性,使其在厨卫水管、工业编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骏鼎达通过改性配方,实现了抗爆破压力超50MPa,成功替代了进口产品,外销单丝市占率居前。

在新兴领域,骏鼎达也积极布局,开发了轻量化、高强度、耐极端环境的凯夫拉®套管、碳纤维套管等产品,突破了国外垄断,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光伏风电等高端装备防护领域。

三、客户资源:绑定全球头部企业,深度受益产业升级红利

骏鼎达凭借其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成功绑定了全球头部企业,深度受益于产业升级的红利。在汽车领域,公司进入了奥迪、丰田、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国内外主流车企的供应链,覆盖了传统车线束系统与新能源车三电系统(电机、电池、电控)的防护,单车价值量超200元。

在轨道交通领域,骏鼎达为中车集团提供高铁线束屏蔽套管,满足了防火、防碎石冲击等严苛要求。在通讯电子领域,公司与华为、西门子等合作,提供数据中心线束整理套管,受益于5G基建与AI算力设施建设的发展。

四、资质与产能:上市后加速扩张,提升市场竞争力

骏鼎达拥有CNAS认可检测中心,通过了IATF16949(汽车级)、ISO14001等认证,产品符合欧盟RoHS、REACH标准。公司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专利数量超138项(含26项发明专利)。

在产能布局方面,骏鼎达现有深圳、苏州两大生产基地,产能超5万吨/年。2024年IPO募集5.58亿元用于华东总部项目,投产后产能将提升30%,进一步强化长三角汽车产业链配套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五、与涤纶产业链的协同:共享原材料稳定与市场需求爆发红利

虽然骏鼎达并非涤纶纤维生产商,但其核心材料聚酯(PET)与涤纶同源。通过改性技术,骏鼎达将普通PET升级为高功能化纤维,应用于涤纶不收缩纺织套管、PET高阻燃编织网管等产品中。这些产品分别用于汽车线束和通讯设备等领域,满足了客户对耐磨性、低烟无卤等特性的需求。

此外,骏鼎达还受益于涤纶原材料(PTA、乙二醇)价格的企稳,以及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对功能性纤维需求的爆发。这些有利因素为骏鼎达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结:差异化竞争下的高成长潜力凸显

骏鼎达的核心亮点在于“材料改性+场景定制”的双轮驱动模式。在技术端,公司以高分子改性为核心,开发智能预警、极端环境适用的“下一代保护材料”;在市场端,公司绑定汽车、轨交等万亿级赛道,深度受益新能源、高端制造升级的红利。作为创业板次新股(2024年上市),骏鼎达市值仅40亿元,产能扩张与新品放量有望驱动业绩高速增长,展现出巨大的成长潜力。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不持有相关标的。

声明:文章观点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淘中心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点赞(368)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88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