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电新深度解析】固态电池:政策东风劲吹,产业链加速催化,低空经济与机器人领域展现新蓝海
核心观点重申
近期,国内政策对于固态电池产业的扶持力度显著增强,明确指向2027年实现小批量量产并启动千辆级别示范运营的目标。这一战略部署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新能源技术革新的高度重视,也为固态电池领域的发展铺设了坚实的政策基石。据悉,2024年政府已投入高达60亿元资金,专项支持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卫蓝新能源及吉利汽车等六家行业领军企业,旨在加速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与商业化进程。更令人振奋的是,未来支持企业的范围有望进一步拓宽,预示着固态电池产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宁德时代与上汽集团等龙头企业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纷纷推出了“500天计划”,旨在2025年底前攻克20Ah级电芯工艺与设备难关,2026年完成样车测试,最终于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汽车的正式上路。这一系列时间线的明确,标志着固态电池产业化步伐的显著加快。
车企量产进展密集更新,产业链催化效应持续显现
近期,多家车企在固态电池量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进一步激发了市场的关注热情。长安汽车于2月更新了量产时间表,计划在2025年推出全固态功能样车,2026年完成装车验证,2027年逐步推进量产。现代汽车则预计于3月发布“梦想”全固态电池试点产线,首辆搭载该电池的汽车有望在年底亮相。此外,SK On、Factorial Energy等国际知名企业也分别制定了2027年和2029年量产氧化物和硫化物固态电池的战略规划。Factorial Energy与奔驰的合作更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固态单体电池容量已突破40Ah大关。
展望未来,2025年预计将有更多车企更新量产节奏,国内电池厂也将相继推出相关产品发布会。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低空经济和机器人领域的蓬勃发展,固态电池作为高性能能源解决方案的潜力日益凸显,有望带动新一轮的市场需求增长。可以预见,固态电池产业链的催化效应将持续发酵,为行业参与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投资建议:聚焦核心路径,布局潜力标的
鉴于固态电池产业的广阔前景与加速发展的态势,我们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以下两大核心路径:一是“干法工艺+硫化锂降本”,相关标的包括纳科诺尔、厦钨新能、天奈科技等;二是硫化物+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相关标的涵盖三祥新材、容百科技、当升科技等。此外,固态电池生产设备领域同样值得关注,曼恩斯特作为该领域的佼佼者,值得投资者深入挖掘。同时,我们也提醒投资者关注上一轮高涨幅公司,如粤桂股份、有研新材等,以期捕捉潜在的增值机会。
综上所述,固态电池产业正沐浴在政策东风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利好之下,产业链加速催化,低空经济与机器人领域的新蓝海为行业注入了强劲动力。投资者应紧跟行业趋势,精准布局,共享固态电池产业的繁荣盛宴。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不持有相关标的。
声明:文章观点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淘中心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