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提出了农业合成生物学三个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即推动人工光合体系、固氮体系及生物抗逆体系三大方面的技术发展应用,这三大技术发展方向同样是中国在技术跨越阶段(2020年-2025年)的首要目标:中国还计划在2026年-2030年进入产业跨越阶段,人工固氮和部分抗逆品种、新一代酶制剂与农药等实现产业化,农业合成生物技术研发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2031年-2035年进入整体跨越阶段,中国农业合成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9月5日,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利民股份下半年项目计划。
利民股份(002734.SZ)9月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下半年公司将重点推进以下项目:10,000吨精草铵膦工程建设;6个植保产品系列技改项目实施;“合成生物学”产品、创制产品平台搭建和技术引进;抓紧推进卓邦新能源项目。
面对激烈的市场,坚持稳中求进、绿色低碳
2022年6月14日,利民股份子公司威远生化与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郑裕国院士团队签署生物酶法精草铵膦(L-草铵膦)工业化生产技术转让协议。该技术通过合成生物学和酶催化技术,制备高效草铵膦催化用酶,将草铵膦中的D-草铵膦高效转化成高光学纯度的L-草铵膦,实现了气相连续化学合成法与生物合成技术的无缝对接,工艺绿色高效,高度契合公司草铵膦原药工艺,具有专一性和高度技术相容性。
该技术的引入进一步扩大了利民股份在“生物+化学”领域的突出优势,为目前的草铵膦、精草铵膦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生物酶法精草铵膦工业化生产技术的工业化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原料消耗、减碳降排,对于实现农药大品种“减量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布局“生物制造”
产品方向
2023年初,利民股份表示公司将基于自身生物发酵及化学合成的技术和资源优势,紧跟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趋势,重点布局“生物制造”产品方向,主要包括生物发酵工程产品、生物半合成产品、生物酶催化产品、基因工程等产品。
运用合成生物学的手段(菌种改造、代谢调控、分离纯化、聚合工艺、应用开发)实现新产品产业化和传统发酵工艺与酶法的迭代升级。
在生物发酵工程和生物半合成产品方面,以构建研发体系为基础,形成阿维菌素系列、多杀菌素系列、侧耳素系列、米尔贝霉素系列、泰乐菌素系列、全发酵法精草铵膦等生物制造产品管线布局。
在生物酶催化
产品方面,以生物酶催化法精草铵膦技术成功合作为契机,战略性开展生物酶催化系列产品研究,积极探索利用生物酶催化代替传统化学合成农兽药。通过多种基因编辑技术(多基因调控技术、基因动态调控技术与蛋白骨架技术)提升酶的催化效率,实现合成途径的优化,提高产品的生产速率。通过践行“精于生物科技创造品质生活”的使命,实现“成为全球领先的植物保护和动物保健服务商”的愿景。
来源《合成生物学网》及互动易
利民股份运用合成生物学的手段实现新产品产业化
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皮书2024
近日,BCG与BCapital联合推出报告《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白皮书2024》,介绍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产业链分布与投资情况等。
定义与分类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基于工程化的设计理念,结合生物学、化学、医学、农学、工程学、计算机与数据科学等交叉学科技术,旨在改造或创造人造生命体系的新兴学科,在科技和产业创新两个层面均具备全面颠覆现有格局的潜力。
逻辑不强不做,没有预期不做
强逻辑的加持和推进是投机的核心
梦想在诗和远方,永远只看当下!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永远只做顺势
富哥小圈逻辑不代表任何资金及媒体观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