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总部位于广州的国有企业,在军工、汽车等多个领域拥有30个实验室基地,是收入体量较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之一。近年来,尽管经历股价波动和业绩挑战,公司通过管理层和股权激励改革,加之业务结构调整和优化,展现了向好的经营态势。特别是自2023年以来,公司一季度实现历史首次单季度规模净利润转正,之后两个季度盈利能力持续改善。这背后是公司对业务结构的调整、成本控制以及增强盈利能力的决心。管理层变更后,公司更加注重效率和盈利能力,通过减少员工数量和放缓资本开支投入等措施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毛利率。展望未来,公司凭借其在行业中的前沿位置和持续的成本费用控制,预计2024年扣费净利润同比增速达35%,凸显出长期投资价值。
章节速览
●00:00广电计量:产能布局完成与业绩释放潜力
公司已实现产能端充分布局,管理层及股权激励改革完成,净利率预计提升,看好未来业绩持续释放。
●01:34广电计量:业绩与股价分析
广电计量是一家总部位于广州的国有企业,在全国拥有30个实验室基地,业务涵盖军工、汽车等多个领域,是收入体量较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之一。近年来,公司经历了股价的明显波动,其中2021年前其估值经历了大幅上升,但随后因市场风格调整及业绩增速未达预期而开始回落。尽管如此,公司在管理和运营上不断寻求改善,以维持其作为行业内领先企业的地位。
●04:36广电计量业绩:由降转升,疫情与扩张双重影响
广电计量在2019年上市前的五年内保持快速业绩增长,随后受疫情及业务扩张等因素影响,业绩陷入低谷。特别是2020年至2023年间,公司业绩大多低于市场预期。然而,自2023年以来,公司业绩呈现好转迹象,尤其是一季度实现了历史首次单季度规模净利润转正,之后两个季度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展现出向好趋势。这一转变背后的原因主要归因于公司对业务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及对未来几年盈利改善趋势的信心。
●08:19广电集团:管理层变更与经营策略转向
广电集团近期经历了管理层的重大调整及经营策略的转变。首先,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将核心管理层和技术骨干的利益与公司业绩挂钩,体现了在管理上的重大变革。随后,广电集团更换了三位关键高管:新任董事长由之前专注于资本运营的成员担任,而新任总经理和董秘均来自公司内部,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背景。这一系列变动标志着公司将在管理上更加注重效率和盈利能力。随着新管理层的到位,广电集团将重点放在提高净利润和优化成本结构上,这标志着其经营策略从侧重收入增长转向净利润最大化。
●12:00公司通过考核机制和业务调整提高净利润
公司将管理层的绩效和薪酬与净利润挂钩,进行业务调整特别是收缩环境食品检测板块亏损项目,聚焦盈利能力更强的企业客户,同时加强管理和优化人员配置,实现减亏增盈目标。
●14:29公司实施成本控制策略,提高毛利率
公司通过减少员工数量和放缓资本开支投入力度等方式有效控制成本,尤其是在人工成本和折旧上的支出。这些措施使得公司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成本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从而提高了毛利率。2023年底,公司员工数量较上年减少,资本开支投入也明显下降,显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上的成效。公司预计将继续执行这一经营策略,以期在未来实现更好的业绩表现。
●17:30广电计量:管理改善与业绩增长潜力
公司业务位于军工、汽车及半导体检测行业前沿,面临行业增长压力时,通过成本费用控制实现净利率提升,预计2024年扣费净利润同比增速达35%,展现长期投资价值。
问答回顾
发言人问:广电计量在中报业绩解读电话会议上提出了怎样的核心投资结论?
发言人答:在电话会议上,分析师贾少波表示,广电计量已实现了产能端的充分布局,并在2024年底完成了管理层更替以及股权激励的授予,从而优化了利益机制。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一系列经济化措施,公司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净利率将不断提升。今年二季度的数据已经验证了这一趋势,预示着公司在接下来几个季度将持续释放业绩潜力。
发言人问:能否简述一下广电计量的基本业务情况和发展历程?过去四年间广电计量业绩为何处于低预期状态?
发言人答:广电计量是一家具有全国30个实验室基地的广州国企,在军工、汽车、半导体、机器人、储能、轨道、核电、通信等多个领域提供综合检测服务,收入体量在全国第三方检测机构中排名第二。自2019年上市以来,股价经历了明显的两阶段变化,最初随着市场风格调整而大幅上涨至七八十倍PE,但随后因市场风格转变、业绩增速不达预期等原因导致估值持续回落至今。不过,根据今年一季报数据,公司正在逐步展现出经营向好的迹象。在过去四年中,广电计量业绩处于低预期状态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疫情期间员工流动性受限对其造成了较大冲击;其次,在某些业务板块如军工相关需求放缓时受到影响;第三,由于环境检测业务长期亏损且拖累整体业绩,尽管公司进行了相关并购(如中安广源),但整体业绩并未显著改观,甚至出现了商业减值,这些内外部因素共同导致了其利润持续低于预期。
发言人问:公司为何能实现盈利持续改善并有望延续趋势?
发言人答:公司能够在今年二季度及全年的盈利性改善上取得显著成果,这一趋势与未来三四年内的盈利改善逻辑一致。该改善的核心因素在于管理层面的变化,特别是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有效绑定了核心管理层和技术骨干的利益,提高了管理层的积极性与稳定性。此外,管理层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调整,包括更换董事长、总经理和董秘等关键职务,使得上市公司管理和技术水平得到提升。
发言人问:新的管理层如何影响公司的经营策略和目标转变?
发言人答:新任董事长专注于上市公司而非集团层面工作,他以前担任资本运营部长,具有丰富的投资并购经验和资本运作能力。新任总经理曾成功推动广电机场收入规模快速增长,现负责公司核心板块——军工汽车业务,同时也是技术专家。两位高层领导到位后,对公司2024年的经营策略做出调整,由以前单纯追求收入和规模扩张转变为以净利润为核心,从组织架构、业务结构调整、财管理以及科技降本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以利润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发言人问:新的考核机制与业务调整如何助力提升净利润?
发言人答:新的考核机制将各业务条线、子公司管理层的绩效和薪酬直接与净利润挂钩,确保各级管理人员紧密围绕净利润目标开展工作。业务调整上,针对环境食品检测板块进行了大规模收缩整合,由于该板块亏损严重且政府类客户订单质量不高,因此选择关停部分实验室,只保留少量盈利的实验室运营,从而大幅减少亏损。此外,还利用去年签订的土壤普查订单在今年陆续转化为收入来源,进一步增强了盈利能力。同时,在成本控制上,公司将重点管控两大成本项:一是员工薪酬,占营业成本30%-40%,二是折旧费用(厂房和设备折旧),占营业成本约15%,力求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来降低成本,提高净利润水平。
发言人问:2023年广电计量员工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如何?
发言人答:在2023年底,广电计量的员工数量相比2022年底减少了11人,尽管如此,公司的总收入仍保持增长。与过去几年每年快速增长的员工人数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变化表明公司正寻求通过提升现有工效率来实现业务扩张,而非盲目增加人力成本。
发言人问:广电计量资本开支为何放缓以及这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是什么?
发言人答:自上市以来,广电计量的资本开支投入强度已显著放慢,例如,设备技改投入资金从每年约4-5亿元降至2024年的不到3.9亿元。这导致资本开支增速降低至20%左右,并有利于提高毛利率,减少成本端增速,从而保证净利润增速超越收入增速。
发言人问:广电计量在未来几年业绩增长预期如何?
发言人答:尽管预计未来两三年行业增长速度可能放缓,但由于公司盈利能力较强(特别是在军工、汽车和半导体检测领域),通过有效的成本管控,净利率有望大幅提升。根据股权激励考核要求计算得出,2024年至2026年扣费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可接近30%,远超同行业中优秀企业的平均水平,表明广电计量具有良好的成长潜力和广阔的利用率提升空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