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纪要,审慎参考,仅转发,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信披问题请私信联系删除。)



分享一段周末的精华:


旭创的硅光方案 光芯片是不发光的 那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一个巨大的放光器 所以比较收益的就是CW激光器的增量 A股的话 大概率也就是源杰科技这边快突破了


而硅光的高精度藕合设备 收购资产的那家也就是ficontec 罗博特科了 这个价值量也不少 每100W个硅光光模块 40~50台一般 2个亿RMB 毛利大概率50%+。


800g阶段英伟达100m以内短距连接需求比市场预期更大(市场忽略Mellanox独立封装的多模部分,这部分不用天孚光引擎方案),而短距多模在1.6T时代或将被硅光替。


英伟达发布新一代M0E架构大模型Nemotron-4 340B


点评:MOE架构相比传统Transformer模型县备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在海外谷歌Gemini,英伟达Nemotron等AI大模型积极采用MOE架构的推动下,MOE大模型有望成为全球AI大模型主流技术路线,对通信网络更高需求推动高性能交换机加速落地。具体来看主要是推动单交换机峰值速率提升,以及交换机总需求量增加。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将保持扩张周期,带动上游光模块、交换机等环节需求提升


周五光模块大涨


海外光模块:海外AI龙头厂商NV在5.22财报后连续大涨,英伟达宣布Blackwell平台全面投产,即将迎来下一波业绩增长。


6.3的Computex大会上,NV发布未来产品路线图,AI芯片与配套网络产品进入一年一代的迭代周期。在AI发展加速的背景下,配套光模块也有望快速从800G向1.6T和3.2T升级,同时导入LPO、硅光、CPO等不同方案。随着产品迭代周期缩短,产品技术壁垒提高,利好技术能力出众的头部厂商,行业格局有望持续集中。


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指引超预期,光模块景气度与下游需求有望持续成长。随着海外云厂商发布最新季报以及指引,各厂商或通过资本开支上调或通过发展路径规划给出未来指引,我们认为海外云厂商长期且大额投入AI发展的决心非常坚定。海外云厂商作为光模块主要需求方,长期上行的Capex指引以及对AI的投入倾斜将成为远期需求成长的有力支撑。


国内光模块:H、字节等对400G需求放量,预计需求也接近今年海外800G的规模。国内公司加大产能扩张、对上游光电芯片下单较快,产能释放在下半年。


上游光电芯片:电、光芯片同样紧张,交期至少半年,光芯片由于IDM模式,紧张程度更加明显,200G EML已有能力开始批量。1.6T用单通道200G的DSP、TIA、Driver还未规模出货,版本还未最终确定,还需等待一小段时间。


硅光:800G技术路线为砷化镓、磷化铟、硅光,1.6T为磷化铟、硅光,3.2T预计为硅光、薄膜铌酸锂。硅光、薄膜铌酸锂均需要CW光源,看好CW光源前景。


根据产业链调研,1.6T需求确定性持续增强,头部厂商有望于24H2开始出货,25年全年出货量预计在500w只左右。800G目前持续拉货中,全年订单持续兑现,相关公司二季度业绩确定性高,同比有望实现高增。25年800G需求有望不降反增,使用800G的客户将会增多(除NV谷歌外,国内外更多客户导入800G),使用800G的场景将增加(NV下场以太网,数据中心内以太网有望成为新增量)。25年1.6T为新增量叠加800G景气度持续,相关公司业绩有望持续高增。


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路云一体化后续催化:

1、周末北京亦庄开的十一届智能网联大会

2、各地工信部组织的车路云研讨会。之前的无锡、昨天的陕西

3、后续各地车路云建设招标,金溢科技已中标深圳1.3亿。    

4、月底前智能网联试点城市公布。

5、各省市级或国家级的车路云政策催化


再call主网特高压建设主线

特高压及主网仍是国网发展主线:

一、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表明当下特高压及主网仍是国网发展主线。

二、6月中旬,陕北至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河南段)开工建设,今年新核准的特高压直流工程加速建设。

三、此前国网董事长张智刚提出超前谋划好“十五五”电网发展,加快特高压和主网架建设。2024年明确3直2交的核准开工,我们预期2025/2026年特高压有望实现4直甚至以上的核准开工,特高压此轮周期拉长,特高压设备环节供应商业绩确定性强。

后续特高压须关注:

一、7月国网年中工作会议,一般国网内部每年7月会进行年中工作总结,此会内容或涉及下半年国网特高压建设的内容,甚至展望2025年特高压建设内容。新能源消纳仍是重中之重,特高压建设已成刚需,看好后续特高压发展。

二、甘肃~浙江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试验示范工程环评已公示,等待设备开启招标及开标,重点关注核心设备换流阀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变动。

重点关注电网特高压超高压及高压的一次设备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许继电气、平高电气、思源电气、国电南瑞、中国西电等),电网二次设备(许继电气、国电南瑞、四方股份等),数字化发展(国网信通、国电南瑞),配网发展(东方电子、四方股份等),出海(金盘科技、思源电气、明阳电气、三星医疗、海兴电力、华明装备)等。

风险提示:特高压建设不及预期。


通富微电最新跟踪反馈:


1、24Q2稼动率环比继续提升,来自AMD Q1环比提升20%,4、5月环比继续提升,三、四季度持续上升,加速补库需求。价格端,国内封装厂Q1价格已止跌环比持平,4-5月已酝酿涨价,部分新品具备调价空间。跟随下游需求向好,公司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2、H客户的大单,合肥长鑫DDR5 HBM封装独供,单价500元/颗,目前产能6w颗/年(试验线),至24Q3扩产完毕的年产值100w颗/年,对应年收入5e,50%毛利率,估计2e利润,对比22年5e/23年1.69e利润,增量明显,解决国内HBM卡脖子问题,下半年还有产能短缺涨价利好因素。


3、市场空间:国内50w颗AI芯片对应400w颗hbm,20e市场。


4、市场格局:前道interposer武汉鑫芯做,后道封装通富做。深科技没有这个能力,长电不扩产。


5、需求情况:寒武纪预期100%份额给通富,海光份额占比大,燧原在台积电CoWos已经被禁止,CoWos必须国产化。


6、AMD-AIPC芯片升级核心受益。


AIPC产业趋势:据IDC预测,AIPC出货量2024年预计达5000万台;2027年有望增长至1.67亿台以上,占全球PC出货量的近60%。据 Mercury Research数据,23Q4 x86处理器市场中,AMD处理器出货量、收入份额分别为19.8%、15.9%,同比均提升超1pct。未来,随着终端景气度修复、AI PC 渗透提速及 AMD 份额持续提升,公司与AMD深度绑定,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加速修复。


7、国家大基金三期助攻国产先进封装破局在即,有望实现弯道超车,通富微电是领头羊。


社融简评:


1、除了政府债券好,其他数据都偏弱。而财政存款同比多增5000多亿,即多发债的钱还没花出去。


2、手工补息监管:主要影响对公存贷款/M1,居民贷款偏弱不能以此解释


3、GDP考核不看存贷款规模后、银行手工补息被叫停后,估计6月末存贷款冲量会受影响,6月数据可能主要还是要靠政府债。


4、社融/信贷/M2增速下降,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结果。城投地产是最耗贷款的,其他行业没那么吃金融资源。大家逐步接受这个事情就好。比如:美联储每周公布美国信贷数据,但欧美分析师并不关注,分析的都是就业、通胀、消费、PMI等数据。



ST瑞德(600666.SH):算力业务行业领先,诉讼判决靴子落地

来源未知,注意吹票风险。

事件:6月13日,公司发布《关于公司诉讼进展的公告》、《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回复》。公司业绩承诺补偿纠纷一审结果出炉。此外,公司详细披露了算力相关业务合同金额、预计收入、采购金额、客户以及供应商情况。


算力业务行业领先。截止2023年在手算力服务器业务规模:1)服务器投入:共花费4.53亿采购292台服务器,还预计支出4.93亿;2)预计收入:在手合同金额3.8亿,2024年预计确认1.2亿;3)客户情况:包括中国电信、上海泛超数字、优刻得、山东大学等,基本均为3年长约。公司算力业务各项指标均位于行业前列。


诉讼判决靴子落地。近日《业绩承诺补偿纠纷》一审判决,左洪波等股东应于十日内将合计4亿股股份或等值现金过户至奥瑞德名下。一方面,股份过户,有效保护上市公司其他股东利益;另一方面判决靴子落地,也有望推动公司各项事务进展。

截止目前,计划算力规模接近5000P,按当前进度估计年底10000P+,预计年化贡献收入6亿+。公司是纯正的AI算力标的、算力行业最大黑马,预期差极大。


被动元器件行业情况跟踪:


从【国巨】来看:

Q2:Trend Force预计Q2 MLCC出货量将会递增6.8%,带动整个Q2的营收增长。被动元件板块的龙头公司,例如村田、TDK、风华、三环等都对未来的需求端持乐观态度。


供应链上游:

MLCC的上游材料情况:

1.陶瓷粉体,高端的200纳米以下的陶瓷材料国内还做不了,日系厂商全部垄断。三星电机正在培养国瓷材料制作一些车规级MLCC陶瓷产品。

2.内电极的浆料,这方面由日本厂商所垄断,占据80%的销售额。国内的一家公司博迁新材,可以做世界一流水平100纳米以下的镍粉,突破了镍粉技术。

3.离型膜,离型膜在高端领域还未完全突破,洁美科技已经在研发高端的离型膜了,目前正在市场验证中,公司中低端自产的离型膜已经在三星电机和村田上审批使用了。


供应链下游:

扩产的主要方向:

车规级产品扩产需求较大,除了工控之外,车规级直到2030年都还有非常强劲的需求。扩产的重头就是车规级MLCC。23年Q4三环已经通过了国内一些大厂MLCC的车规级验证,比如比亚迪、长城,已经在小批量地送货试做。24年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把车规级的MLCC做大。


AI客户方面:

高精尖的产品还是由日本厂商所垄断,国内和台湾的厂商也有机会,国内一些企业在加大研发投入,后面可能成功。举例来说,车规级高端MLCC,风华高科23年已经大批量供应车规级电阻,小批量供应车规级MLCC。工业应用里面的高容产品,三环可以自主生产出货,风华高科在车规级和中高压的产品上也显露了头角。


AI价值增量:

AI手机元件导入可能在Q3,Q3的时候要试产,Q4可能会大规模的生产。普通的PC大概需要一千颗电容, AI PC的电容用量会增加50%-60%,增加到1500-1600颗的水准。电感用量也会增加2.5倍,单价会高出5倍。

高端的AI服务器上的MLCC用量比原来增加了两倍,一台可能达到3000到4000颗的用量,总体容量也要翻2-3倍,采购总额会增加到原来的四倍。


PCB行业大涨点评:需求复苏迎来景气向上阶段,AI浪潮带动硬件创新


行业景气恢复,创新周期到来。

据Canalys,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速自2023年第四季度起,结束了连续七个季度的下滑,折叠屏手机逆势增长叠加AIPC/AI手机的出世也为消费电子行业带来新的创新元素,驱动智能手机行业自2023年第四季度起温和复苏。


在个人PC端,随着AI应用赋能PC及平板产品给市场带来产品新一轮的创新周期,AIPC类产品预计快速增长,整个消费电子产业链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创新发展周期。IDC预测,2024年AI智能型手机出货量上看1.7亿支,占整体手机比重近15%,而AIPC类产品也有望在未来成为行业主流,这也将为PCB行业发展带来更多机会,带来行业发展的新蓝海。


而在AI手机领域,苹果具备芯片、算法和模型-OS一体化的优势,苹果产品始终引领行业发展,其创新产品、技术方向仍将是消费电子行业发展首先关注对象。AI服务器PCB迎来结构性升级,带动价值量与利润率快速提升。当前AI产业来到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阶段,AI服务器和高速网络系统的旺盛需求推动对大尺寸、高速高多层PCB和高端HDI的结构性需求,带动相关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AI服务器中核心硬件GPU板组所用的OAM和UBB分别采用高阶HDI工艺和高速多层工艺,二者合计价值量超过1500美金,相较于传统服务器的价值量提升巨大。


此外,GB200的推出为PCB打开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GB200全新的设计继承了更复杂的信号传输,所使用的高速材料等级更高,PCB价值量有进一步增长,单位GPU的PCB用量仍在持续提升。我们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需求都将呈现高增长态势,因而有望带动相关领域的PCB市场持续扩容。


伴随着算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PCB相关产品的要求将不断升级,助推AI服务器用PCB,特别是HDI类产品需求不断上升,建议关注沪电股份、胜宏科技、景旺电子。此外,以智能手机及以PC等为代表的消费电子行业周期性发展迎来拐点,苹果产品所引领的技术方向仍将是消费电子行业发展首先关注对象,建议关注鹏鼎控股、东山精密。


详情欢迎联系长江电子杨洋


风险提示:部分研报出处不明,请审慎参考。

点赞(31)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23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