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主要股票市场指数全面下滑,其中,日本日经225指数大幅下跌5.16%,报收于34055.35点;韩国综合指数更是重挫5.76%,收于2522点;澳洲标普200指数也未能幸免,下跌2.56%,报收7739.9点;新西兰标普50指数同样走低,下跌1.62%,报12251.09点。值得注意的是,韩国KOSPI指数跌幅进一步扩大至6%,报收2514.46点,其中,三星公司的跌幅更是扩大至8%,创下了自2016年以来的最大跌幅记录。

与此同时,日本股市继续遭受重创,日经指数暴跌7%,已逼近技术性熊市的边缘。东京证券交易所也触发了熔断机制,本周的市场走势无疑将成为历史性的一周。在日本股市中,三井住友银行相当于中国的交通银行,本月跌幅已达30%;野村证券则相当于中国的中信证券,同样本月跌幅达30%。此外,日本两家金融龙头企业的股价也均下跌了30%,显示出市场整体的极度悲观情绪。

在这种负面情绪弥漫的市场环境下,很难找到能够独善其身的个股或板块。因此,投资者应摒弃侥幸心理,保持谨慎态度,多等待一段时间以确保安全。

然而,在整体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也有一些亮点值得关注。例如,杭州7月份的二手房成交量创下了自2021年以来同期的新高。据杭州我爱我家数据显示,7月份杭州全市(含自助)二手房共成交8463套,尽管环比有所下降4.4%,但同比去年仍增长了73.5%。这一数据的回暖可能预示着房地产市场的某种积极变化。

然而,从资金层面来看,机构的赎回压力仍然巨大,每天仍有百亿以上的资金流出。新基金的发行也主要以失败告终,私募基金的清盘注销也达到了巅峰状态。外资方面,由于中美经济周期的错配以及为了稳定汇率而必须与美联储同步降息的政策选择,全球市场的下跌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吸引资金流入。

在政策层面,整体的发债规模低于预期。按照这个节奏,发债活动可能会集中到第四季度进行。然而,考虑到北方冬季不开工的因素,这些资金可能又要留到2025年初才能使用。这一状况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企业的资金压力。

在企业端,中游企业的利润已经回到了十年前的水平,并且还在继续恶化。企业基本面的下行压制了收入的增长,进而压制了消费。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有钱自然会消费,没钱刺激也没用”的观念愈发深入人心。

总体而言,在熊市阶段,市场更多的是提供反弹和套利的机会,而缺乏稳定的盈利基础。因此,投资者应更加注重量能充足的市场板块,以减少整体的亏损风险。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盈利更多地取决于情绪敏感度、先手优势以及一定的赌性。虽然亏钱是大概率事件,但如果盈利垫足够厚实、亏得起的话,我们可以更加大胆地参与市场的博弈。在极端情况下,市场的极端情绪可能会引发抱团行为和监管的不敢介入,从而导致妖股的炒作更加疯狂。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不持有相关标的。

声明:文章观点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淘中心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点赞(1011)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647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