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Fragment-->
一、政策出台内容概述
- 今年以来颁布了多项政策文件,核心内容包括电动自行车企业行业规范白名单,已公布第一批3家企业的6个制造基地,以及金融自行车以旧换新的政策。
- 全国范围内实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涉及存量市场规模大于预期。
- 政府要求对未达标企业进行清理,预计10~15家企业能进入白名单,占市场80%~90%。
- 以旧换新政策将电动自行车重量提升至63公斤,铅酸电池比例增加,未来两轮车市场空间较大。
二、行业规范和企业资质
- 行业规范要求每年自主设计车型研发费用不低于2%,模具每年需有10款以上新车型,并配备原值不低于100万的检测检疫设备。
- 预计10~15家企业能达标,占市场80%~90%。中小企业将逐渐退出,市场份额集中在头部企业。
- 以旧换新政策将电动自行车重量提升至63公斤,铅酸电池比例增加。锂电产品市场存量约3000万,未来替换空间较大。
- 2024年起,货车船只的锂电车型也可以作为以旧换新的替换目标,扩大市场潜力。
三、补贴政策及执行情况
- 湖北等地政府明确补贴,地方出资10~20%,中央出资80%,补贴金额300~500元不等。
- 政府鼓励企业和门店让利,叠加补贴效应刺激换购。
- 补贴金额预计在15~20%,单辆车补贴金额在500~600元之间。
- 补贴范围不仅限于重点城市,全省范围内都会推行,重点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 补贴资金由门店或企业先垫资,经过审批后分批发放。各地执行情况有所差异,但基本涵盖大部分一二三线城市。
- 省政府招标,回收企业进入政府名录,消费者将车辆交给回收企业后获得补贴券,补贴券可在电商平台抵扣。信息登记后,省政府核实后发放实际补贴。
四、市场影响与未来前景
- 湖北市场从9月开始执行,以旧换新政策预计明年带来500~700万的市场增量。
- 2019年前的市场存量约3000万辆,未来两年每年释放700~800万的规模,头部厂商预计增长20~30%。
- 每年存量市场替换反映在销量里的大概有4000万辆,2019年之前的存量有3000万辆,明年以旧换新政策对3000万辆的影响较大。
- 锂电车型的存量替换情况:2020年之前的锂电车型存量较少,2020年之后每年锂电车型销量约800~1000万辆,近三年锂电车型存量约3000万辆。预计两年内替换量约2000万辆。
- 2020年之后每年有1000万辆锂电车型,三年内总销量约6000万辆,其中部分会切换为铅酸电池。
- 铅酸电池占比高,锂电池出问题比例高,政策旨在将锂电池改为铅酸电池。
五、头部企业和市场策略
- 从行业角度来看,目前真正有研发能力的企业大概只有前5到前8家,中小厂商大多依赖代工生产。
- 每年自主研发10款车型的成本大约为3000万,如果年销售规模达不到十几亿,小企业无法持续投入。
- 大企业如雅迪爱玛,由于规模大,单车型研发费用可以摊到10元以下。
- 上海的伊莱达和杰宝大王等企业已经面临达标不了,退出市场的情况。
- 头部企业不会考虑收购这些企业,因为这些厂的产值和设备价值不高,品牌也不强势,收购意义不大。
六、政策落地和市场预期
- 新国标修订版将在今年9月出台,11月发布正式版,部分地区将率先实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
- 政策落地的确定性较高,因为质量问题是政府关注的重点,拖延时间越长风险越大,涉及生命安全的问题政府不会拖延。
- 核心是工信部关于电动自行车的修订版文件,具体文件主要看国家公布的政策。
- 后续还会再出几批白名单,审核流程大约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审核一批。
- 不在白名单的企业在政策落地前还有争取时间,但如果到明年二三月份还不在白名单内,将无法享受政策福利,影响市场销售。
- 总金额不止30亿,明年符合标准的车辆可能达到3000万,补贴金额约150亿,地方需承担30亿。上海等地已经规划财政拨款,江苏、广东、浙江、天津等地相对大方,问题不大。
- 湖北地方政府已经承诺出10%,约一两个亿,但具体资金来源不明。
七、市场现状与未来展望
- 两轮车市场受经济和就业形势影响明显,今年低端市场销量萎缩,但4000块钱以上的高端产品销量占比提升。
- 以旧换新政策对今年的消费拉动效果不明显,预计全年销量减少300万至400万辆,总量从去年的5500多万辆降至今年的5100多万辆。
- 雅迪七八月份累计同比下滑约10%,去年7月销量约170万,今年约150万,8月销量从去年的200万降至170万至180万。
- 爱玛7月销量持平,8月小幅增长,去年约120多万,今年约130万。
- 雅迪核心策略是追求利润,低端市场车型盈利能力差,去年价格战导致门店盈利能力下滑。今年雅迪和爱玛主动停止价格战,未来不会单纯为了抢量而打价格战。
- 今年的新国标修订尚未出台,符合现有技术标准的电动自行车都能上牌。
- 明年成本增加大约200元,但实际增加成本约为100元。铅酸电池的单价反而更低,整体涨价是行业共同行为,消费者最终会接受。
- 今年上半年提价5~7个点,下半年预计单车价格环比上半年再提升2~3个点,但提升空间不大。
- 下半年单车价格预计提升50元左右,绝对值接近2300元。
- 去年单价约为2100元,今年提升到2300元,提升了200元,消费者对200元的涨价较为敏感。
- 明年再提200元整体上还好,因为这是全行业的调整,虽然有些车型成本降低,但整体价格上涨消费者相对容易接受。
- 车商的铅酸电池成本约400元,同类型锂电池成本约高出一两百元。
- 对于小厂来说可能会有影响,但对中大型厂商和头部品牌影响不大。
- 今年整体以旧换新情况不多,核心大头在明年和后年,预计政策会延续。
- 很多地方会申请未用完的资金延续到明年,政府层面没有明确说明补贴终止时间。
- 消费者是否可以通过加装塑料件来规避政策,满足核心产品需求并实现盈利。
Q&A
Q1: 能否简单更新一下政策出台的内容,特别是存量市场铅酸替代锂电的补贴情况,以及政策执行的具体措施和头部两轮车企业的资质情况?
A1: 今年以来颁布了许多政策文件,核心包括电动自行车企业行业规范白名单,已公布第一批3家企业的6个制造基地,以及金融自行车以旧换新的政策。全国范围内实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涉及存量市场规模大于预期。政府要求对未达标企业进行清理,预计10~15家企业能进入白名单,占市场80%~90%。以旧换新政策将电动自行车重量提升至63公斤,铅酸电池比例增加,未来两轮车市场空间较大。行业规范要求每年自主设计车型研发费用不低于2%,模具每年需有10款以上新车型,并配备原值不低于100万的检测检疫设备。预计10~15家企业能达标,占市场80%~90%。中小企业将逐渐退出,市场份额集中在头部企业。以旧换新政策将电动自行车重量提升至63公斤,铅酸电池比例增加。锂电产品市场存量约3000万,未来替换空间较大。2024年起,货车船只的锂电车型也可以作为以旧换新的替换目标,扩大市场潜力。明年市场规模预计乐观,湖北等地政府明确补贴,地方出资10~20%,中央出资80%,补贴金额300~500不等。政府鼓励企业和门店让利,叠加补贴效应刺激换购。新国标修订版将在今年9月出台,11月发布正式版,部分地区将率先实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四季度市场影响不大,但明年换购高峰预计带来市场增长。
Q2: 以旧换新政策在湖北等地的执行情况如何?补贴金额和范围如何分配?
A2: 补贴金额预计在15~20%,单辆车补贴金额在500~600元之间。补贴范围不仅限于重点城市,全省范围内都会推行,重点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补贴资金由门店或企业先垫资,经过审批后分批发放。各地执行情况有所差异,但基本涵盖大部分一二三线城市。
Q3: 门店或车企先垫资的流程是否顺利?是否影响垫资意愿和方案推进?
A3: 政策明确,由省政府招标,回收企业进入政府名录,消费者将车辆交给回收企业后获得补贴券,补贴券可在电商平台抵扣。信息登记后,省政府核实后发放实际补贴。
Q4: 湖北等地的补贴政策对销量的拉动是否明显?是否有数据支持以旧换新政策对未来销量的拉动?
A4: 补贴政策对销量有拉动作用,但各地情况不同。湖北市场从9月开始执行,以旧换新政策预计明年带来500~700万的市场增量。2019年前的市场存量约3,000万辆,未来两年每年释放700~800万的规模,头部厂商预计增长20~30%。
Q5: 每年存量市场替换反映在销量里的大概有4,000万辆,2019年之前的存量有3,000万辆,明年以旧换新政策对3,000万辆的影响如何?
A5: 2019年之前的存量市场约3,000万辆,未来两年每年替换量预计为700~800万。
Q6: 锂电车型的存量替换情况如何?2019年之前和2020年之后的锂电车型分别有多少?
A6: 2020年之前的锂电车型存量较少,2020年之后每年锂电车型销量约800~1,000万辆,近三年锂电车型存量约3,000万辆。预计两年内替换量约2,000万辆。
Q7: 2020年之后每年有1,000万辆锂电车型,三年内总销量约6,000万辆,其中多少愿意以旧换新切换为铅酸电池?2019年之前的3,000万辆存量主要是铅酸电池替换铅酸电池,对铅酸电池的拉动不明显,对吧?
A7: 铅酸电池占比高,锂电池出问题比例高,政策旨在将锂电池改为铅酸电池。
Q8: 新的政策对头部企业集中度的影响如何?具体有哪些参数限制15名以外的企业?
A8: 目前有研发能力的企业大概只有前5到前8家,中小厂商大多依赖代工生产。每年自主研发10款车型的成本大约为3000万,如果年销售规模达不到十几亿,小企业无法持续投入。而大企业如雅迪、爱玛,由于规模大,单车型研发费用可以摊到10元以下。
Q9: 这样的政策约束在操作上如何实现?是每年开始需要申报吗?到年底发现做不到怎么办?
A9: 政策是根据前几年的情况来判断企业是否达标,只有达标后才能享受政策。
Q10: 这个行业已经开始出现15名以外的企业在退出行业了吗?能举一些例子吗?
A10: 上海的伊莱达和杰宝大王等企业已经面临达标不了,退出市场的情况。
Q11: 这些企业清退后会有头部企业考虑收购吗?
A11: 头部企业不会考虑收购这些企业,因为这些厂的产值和设备价值不高,品牌也不强势,收购意义不大。
Q12: 新国标的标准是否会在10月之前出台,11月正式落地?
A12: 政策落地的确定性较高,因为质量问题是政府关注的重点,拖延时间越长风险越大,涉及生命安全的问题政府不会拖延。
Q13: 政策落地后,我们应该关注什么部门的发文或政策?
A13: 核心是工信部关于电动自行车的修订版文件,具体文件主要看国家公布的政策。
Q14: 第一批白名单是3家企业6个基地,后续几批大概是怎样的节奏?
A14: 后续还会再出几批白名单,审核流程大约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审核一批。
Q15: 不在白名单的企业在这段时间内有什么影响吗?
A15: 不在白名单的企业在政策落地前还有争取时间,但如果到明年二三月份还不在白名单内,将无法享受政策福利,影响市场销售。
Q16: 白名单和修订政策是相辅相成的吗?在修订政策落地前,白名单也要陆续出来吗?
A16: 白名单和修订政策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白名单出得太慢,企业在明年市场销售和上牌上会吃亏。
Q17: 按照一辆车补500元,中央承担80%,地方承担20%,大概要多少补贴金额?中央和地方能否支持?
A17: 总金额不止30亿,明年符合标准的车辆可能达到3000万,补贴金额约150亿,地方需承担30亿。上海等地已经规划财政拨款,江苏、广东、浙江、天津等地相对大方,问题不大。
Q18: 湖北的地方补贴资金从哪里来?地方政府是否有足够资金?
A18: 湖北地方政府已经承诺出10%,约一两个亿,但具体资金来源不明。
Q19: 这个行业三季度的销量情况如何?如果销量较弱,是政策执行不到位还是消费者需求端较差?
A19: 两轮车市场受经济和就业形势影响明显,今年低端市场销量萎缩,但4000块钱以上的高端产品销量占比提升。以旧换新政策对今年的消费拉动效果不明显,预计全年销量减少300万至400万辆,总量从去年的5500多万辆降至今年的5100多万辆。
Q20: 今年高端产品销售情况和四季度政策影响如何?
A20: 今年消费升级和低端市场萎缩并存,预计全行业销量下滑8%左右,总量减少300万辆至400万辆,从去年的5500多万辆降至今年的5100多万辆。
Q21: 三季度行业旺季情况如何?七八月份头部企业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如何?
A21: 今年的旺季表现偏淡,雅迪七八月份累计同比下滑约10%,去年7月销量约170万,今年约150万,8月销量从去年的200万降至170万至180万。爱玛7月销量持平,8月小幅增长,去年约120多万,今年约130万。
Q22: 今年三季度整体行业是否同比下滑?四季度新政策影响如何?明年行业前景如何?
A22: 雅迪今年销量下滑与产品结构调整有关,去年打价格战导致产品结构恶化,今年中低端市场销量下滑明显,但中高端市场占比提升。低端市场萎缩,二三线品牌未能受益。
Q23: 雅迪未来两年的市场策略会如何调整?
A23: 雅迪核心策略是追求利润,低端市场车型盈利能力差,去年价格战导致门店盈利能力下滑。今年雅迪和爱玛主动停止价格战,未来不会单纯为了抢量而打价格战。
Q24: 以旧换新涉及的新技术规范产品和老规范产品是否都可以更换?
A24: 今年的新国标修订尚未出台,符合现有技术标准的电动自行车都能上牌。
Q25: 以旧换新的时间和额度是否有限制?
A25: 目前国家政策没有明确限制以旧换新的时间和额度,具体效果将根据落地情况评估,可能会继续实施。
Q26: 行业内是否存在未统计的小品牌两轮车?
A26: 目前在新国标下,未在政府统计范围内的小厂基本不存在,生产合格证和认证要求使得这些企业难以操作。
Q27: 地方政府在经济环境有压力的情况下,有什么动力去严格执法,确保企业合规?
A27: 国家层面一直在关注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并通过宣传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意识。商务部的以旧换新政策也提出及时调整不合规不达标的企业。地方政府可能动力不足,但通过宣传和公示不合规产品的风险,消费者逐渐意识到购买杂牌产品的风险较大。市场端和政策端同时出击,小厂可能通过规避方式继续生产,但门店端未必敢卖,因为法律风险和赔偿风险是中小微企业无法承担的。9月份会有征求意见稿,整体框架不变。如果市场舆论反应强烈,10月份会有修正版,最终可能在11月份发布正式稿。
Q28: 新的修订版本增加北斗系统后,消费者的成本增加大概是多少?明年有补贴是否可以传导给消费者?
A28: 明年成本增加大约200元,但实际增加成本约为100元。铅酸电池的单价反而更低,整体涨价是行业共同行为,消费者最终会接受。
Q29: 今年七八月份单车售价同比上涨多少?下半年提价执行情况如何?
A29: 今年上半年提价5~7个百分点,下半年预计单车价格环比上半年再提升2~3个百分点,但提升空间不大。
Q30: 提升2~3个百分点的平均绝对值单价是多少?
A30: 下半年单车价格预计提升50元左右,绝对值接近2300元。去年单价约为2100元,今年提升到2300元,提升了200元,消费者对200元的涨价较为敏感。
Q31: 北斗产品要求上来后再加200元是否会对消费者形成制约?
A31: 明年再提200元整体上还好,因为这是全行业的调整,虽然有些车型成本降低,但整体价格上涨消费者相对容易接受。车商的铅酸电池成本约400元,同类型锂电池成本约高出一两百元。
Q32: 这一轮洗牌对经销商层面有引起变化吗?经销商层面的变化是指大量经销商需要洗牌,门店关闭之类的吗?
A32: 对于小厂来说可能会有影响,但对中大型厂商和头部品牌影响不大。
Q33: 以旧换新政策在2024年国家补贴框架下执行,2025年是否也会有补贴延续?
A33: 今年整体以旧换新情况不多,核心大头在明年和后年,预计政策会延续。
Q34: 官方是否有明文说明明年补贴会延续?
A34: 很多地方会申请未用完的资金延续到明年,政府层面没有明确说明补贴终止时间。
<!--EndFragment-->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