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起科技(688008)举办交流会议,澜起科技在第二季度的业绩报告中显示,其互联类芯片收入达到了历史新高,并且已经连续五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AI新产品的放量和DDR5内存技术芯片比例的提升,使得公司的毛利率提升到了63%至14%之间,规模净利润以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均实现了同比显著增长。公司的DB25产品持续进行迭代更新,巩固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展望未来,随着第三代产品伴随CPU平台支持的增加而进入增长阶段,公司业绩有望继续提升。在AI时代背景下,蓝旗科技聚焦于半导体领域的专利盈利战略,通过推出包括高带宽内存电子平台、高速互联芯片等在内的多款新产品,应对基础设施互联瓶颈问题,预计这些新产品将在AI设备中展现出显著的产品价值量。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到9.28亿元,同比增长85.559%,归母净利润预计在3.6亿至4亿之间,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公司不仅在全球内存接触品市场保持领先地位,还是DDR、RDORCMDMEA标准制定的核心成员,在内存接口和模组领域占据竞争优势,市场占有率达到并超过10%。面向未来,公司计划继续推进CKD芯片的研发,并预计新技术将在未来2至3年内实现市场规模的全面渗透。此外,公司新品在收入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显示出良好的增长势头。总的来说,蓝旗科技凭借其在技术研发和市场策略上的优势,成功把握住了AI时代的机遇,展望未来业绩将持续向好。

章节速览

●00:00蓝旗科技第二季度业绩预告:互联类芯片收入创新高,净利润同比增长五倍

蓝旗科技预告第二季度业绩:互联类芯片收入达历史新高,环比连续增长五个季度;受益于AI新产品上量和DDR5内存技术芯片占比提升,毛利率提高至63%至14%,规模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同比显著增长;DB25产品持续迭代,巩固行业领先地位;预期第三代产品将随CPU平台支持增加进入增长阶段.

●05:00公司AI战略及产品线布局

公司聚焦AI时代,在半导体领域围绕专利盈利展开战略,重点解决基础设施的互联瓶颈问题。推出四款新产品:高带宽内存电子平台、高速互联芯片、时钟驱动器芯片等,针对ASO提供多样化的芯片组合,预计在AI设备中的产品价值量显著提升。公司在AI相关芯片新产品的出货与销售收入方面取得良好成绩,展现出巨大市场增长潜力。

●10:40公司2024年Q2业绩预告:营收增85%,净利润创新高

公司2024年第二季度的业绩表现出色,营业收入达到9.28亿元,同比增长85.559%,归母净利润预计在3.6亿至4亿之间,环比增长4.79至5.44倍;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15亿至3.45亿,环比增长88.59至917.12倍,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公司互联类产品线收入8.33亿元,环比增长79.92%,达到单季度历史最高。此外,公司的三款AI高性能硬币芯片新产品销售快速增长,销售收入合计1.3亿元,环比增长三倍以上。公司目前在全球内存接触品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是DDR、RDORCMDMEA标准制定的核心成员之一,在多项技上全球领先,如CKD芯片全球首发等。公司在内存接口和内存模组领域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市场占有率预计将超过10%。

●14:14公司二季度业绩优秀,探讨未来内存市场趋势

广发电子取得了二季度互联类产品单季新高,新品起量明显。探讨了内存接口芯片的需求情况,特别是DDR5的比例提升,并预期DD5及配套芯片的价格动态。强调了公司在研发和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预测了未来产品的市场需求与毛利率走势。

●18:35探讨DDR5发展与AI服务器潜力

本次讨论重点聚焦于DDR5技术的发展及其在AI服务器中的应用潜力。首先,介绍了DDR5相对于DDR4在服务器市场的普及情况及成本变化,并指出由于内存颗粒密度的提高,DDR5的需求量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其次,讨论了AI服务器中的Retirement概念,分析了其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不同平台上需求差异及未来技术延伸的可能性。最后,强调了8.0T加A53产品的市场推广情况及取得的进展,尤其在大陆地区的应用案例,显示了该产品对推动市场需求的重要性。

●26:42AI需求驱动下,高性能计算市场迎来爆发

随着去年PPT及大模型需求的爆发,AIC硬件需求快速增长,推动了国内外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对ASO的强劲采购需求。同时,市场对PCIe5.0生态下的GPU及其他高速设备的需求亦随之增加,尤其是在AI服务器领域。此外,国产替代及PCIe标准升级预示着更多高速互联设备的需求,特别是在CPU与GPU之间的连接。面对这一趋势,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正积极布局新产品开发,以抓住高速互联市场的机遇。

●34:08探讨MRD领域发展与市场竞争

公司业绩良好,MRCD和MDB市场进展及未来预期讨论。目前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测试阶段,预计随着CPU平台发布将进入增长期。第一代产品相比竞争对手具有功耗优势,公司正投入资源开发第二代产品。

●40:01探讨CKD芯片进展与毛利率情况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CKD芯片的研发,并预计该技术将在未来2至3年内实现市场规模的全面渗透。同时,公司介绍了不同产品线的毛利率情况,其中DDR4内存接口芯片和某种渠道产品由于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毛利率有所差异。而运行1.5的芯片及AI相关新产品因其技术和商务门槛较高,毛利率相对较高。公司预计随着新产品线的不断上量,整体毛利率将得到提升。

●47:37公司新产品线展望与市场策略

公司预计AI运力新产品线在未来两三年内将迎来快速增长,特别是P3开放式产品已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与增长潜力,预计全年收入超3亿美金,市场空间可能进一步扩大。

●52:27新产品展望与市场潜力讨论

公司新产品的市场预期和发展情况被详细讨论。其中,MICDMDE预计将在明年迎来大规模应用,并可能成为年度需求量达到4000万套、市场超15亿美金的产品。另一个新产品,预计在27年左右达到5亿美金的市场规模。此外,还提到了其他两个新产品的市场潜力和应用前景。公司新品在收入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显示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56:27M2CMDB产品的市场动态及未来展望M2CMDB产品在Q1和Q2实现了收入的高增长,特别是与前一季度相比实现了翻倍的增长。市场对于支持MRD和DDR5的下一代CPU表现出高度的关注,这预示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下游客户在选择产品时需要考虑如何平衡性能需求与成本。M2CMDB的研发旨在满足市场对更大内存带宽的需求,尤其是在AI领域快速增长的需求推动下。该产品的高性能特性导致了成本较高,但预计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和产能的提升,其价格将逐步下降,提供更高的性价比给消费者。

●01:00:04内存模组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

预计未来AI服务器将大量采用M20等高规格内存模块,普通服务器则倾向使用标准规格。内存模组的需求预计将随技术发展而增加,特别是在AIPC应用方面,对高容量、高可扩展性内存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参数模组逐渐取代传统内存解决方案的趋势明显,预示着未来内存系统架构的重大变革,对配套CPU平台及行业整体产生深远影响。

问答回顾

发言人问:蓝旗科技第二季度互联类芯片产品线的表现如何?蓝旗科技在互联类芯片领域的毛利率有何变化?

发言人答:蓝旗科技第二季度互联类芯片产品线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收入连续五个季度环比增长,且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达到5.331亿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去年去库存后产品线稳健增长及新近上市的AI应力新产品带来的提振作用。第二季度,蓝旗科技互联类芯片产品的毛利率从Q1的60.93%提升到了63%至64%,这是由于收入增长以及新产品占比上升共同驱动的结果。

发言人问:蓝旗科技在第二季度人工智能芯片新品方面的销售情况如何?

发言人答:蓝旗科技第二季度的人工智能芯片新品表现优异,其中P3系列芯片出货量从一季度的约15万颗翻倍至约30万颗;MRCDM1级芯片销售额分别超过2000万人民币和5000万人民币;并且成功生产了CPD芯片,季度收入超过1000万人民币。整体来看,单款AI高速运算芯片的销售收入环比增长超过一倍,达到1.3亿多元人民币。

发言人问:蓝旗科技第二季度规模净利润及其与历史峰值相比如何?

发言人答:蓝旗科技第二季度规模净利润预计将达3.6亿至4亿元,同比增长5.79倍至5.44倍,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3.15亿至3.4亿元,同样刷新了单季度历史纪录。

发言人问:蓝旗科技在AI时代的产品布局和发展计划是什么?

发言人答:在AI时代,蓝旗科技聚焦于解决半导体领域的互联瓶颈问题,并围绕专利盈利三大方向布局。已陆续推出四款预计今年量产出口的产品,涵盖高带宽内存电子平台(MRCD、MDDPCIE)、高速互联芯片(PCIretirementCS)以及时钟驱动器芯片(CKD)。此外,公司还在ASO领域拓展了丰富的产品组合,使得单台AI设备中提供的芯片价值量大幅提升,预估可达2000美元以上。

发言人问: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公司在2024年Q2的业绩表现及主要亮点?

发言人答:在2024年Q2,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9.2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85.559%,相较于第一季度的增长速度有所提升。归母净利润预计将介于3.6亿至4亿之间,同比增长4.79倍至5.44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预计在3.15亿至3.45亿,同比增长88.59倍至91.71倍,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其中,互联类产品线收入达到8.33亿元,环比增长79.92%,创下了单季度历史最高纪录。此外,公司还成功推出了三款AI高性能硬币芯片新产品,并实现了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发言人问:公司目前在全球市场中的行业地位如何?有哪些核心竞争优势?

发言人答:目前,蓝起是全球领先的内存接口精品供应商,也是全球电子行业标准组织的一员,牵头制定了DDR、RDIMM、CDM-B、ECC等国际标准。公司率先发布了CKD芯片和全球首个MIC芯片,并在PC-320等高带宽内存接收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内存接口和模组规划等领域,公司主要与瑞达和软板竞争,当前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尤其在Q2,公司在一些关键市场上的份额已经超过5%,且单季度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至10%以上。此外,公司在三次MSI产品上也是全球领先的企业。

发言人问:对于二季度内存接口芯片的整体市场需求情况,特别是DDR4和DDR5的具体需求以及DDR5RCD占比的变化有何看法?

发言人答:在Q2,内存接口芯片整体出货量和收入均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环比增长,其中DDR5部分的需求明显提升,尤其是RCD芯片出货量占比已从一季度的40%增长到45%至50%左右,带动了整体收入的增长。关于DDRI5产品的发展趋势,公司第三代产品已开始给客户提供重要且规模化的突破,并预计将在下半年随着主流支持6400的平台大规模上量而逐步放量。下半年老产品价格可能会有所下降,但由于技术创新和迭代发展的驱动,公司的毛利率仍保持稳定并持续向上。

发言人问:在DR4时代,DDR的渗透率为何较低,并且在DR5时有何变化?

发言人答:在DR4时代,由于当时的DDR主要用于解决容量问题(L2B解),因此其渗透率不超过5%。然而到了DR5时期,由于内存颗粒密度提高,单纯增加内存容量的需求已大幅减少,导致普通DDR的需求明显下降。

发言人问:驱动DDR5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发言人答:DDR5市场增长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RCDASP(平均售价)相对于1.24代显著提升,这得益于研发投入的增加和技术进步;二是DDR5作为单车配套风险,不仅应用于数据中心,还用于PC等场景,大大增加了配套芯片市场的价值量;三是每个server中配备的内存条数量有所增长,从DD24时代的8到10片提升至DD2时代的10到12片。

发言人问:对于AI服务器中的Retirement产品,它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不同平台上Retirement的数量如何考虑?未来是否有可能将其与PCI技术结合进行拓展?

发言人答:Retirement产品的快速增长主要源于8.0T及A53协议进入5.0生态,并成功导入到国内外大型CSP的新AI项目中。对于不同平台上的Retirement数量需求,以GPU服务器为例,无论是英伟达或其他品牌,基本需求都是8到16颗。此外,Retirement产品的市占率虽不高,但由于灵活性优势,在客户需求下快速上量,未来有望随着AIserver中GPU数量的增长而继续扩大市场需求。(节选)

慧选牛牛统计:该股最近90天内共举办了3次或以上机构内部交流会;90天内共有22篇券商研报,机构给出评级22次,增持评级1家,优于大市评级1家,推荐评级3家,买入评级15家,买进评级2家,机构目标均价为73.20元。90天内共267次机构调研,其中券商调研60次,基金71次,私募35次,资管31次。

点赞(23)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25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