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安科技(300523)举办交流会议,近年来,公司凭借万亿国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机遇,在应急管理与城市安全等领域提供科技创新服务,实现了快速发展。依托清华大学合作和技术积累,公司开发了应急平台,并扩展到城市安全监控和消防设备制造等业务。重点在于灾后恢复、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城市排水防涝及综合防治体系构建。通过与中国电信合作,公司市场中标比例超过10%,展示了强大的竞争力。政府报告指出,将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及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公司将紧密跟踪国债进展,与关键合作伙伴协同工作,优化投标策略,积极参与相关项目招标,以期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公司还专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技术,如桥梁和路面塌陷的监控,推出核心产品,并在全国多地成功预警。面对市场机遇,公司计划增强生命线业务市场份额,探索新成长机会,同时提升内部能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章节速览
●00:00公司抓住应急管理领域的重大机遇
公司近年来面对多重政策机遇,包括万亿国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大型资金项目,致力于在应急管理与城市安全等领域提供科技创新服务。依托于与清华大学的合作基础和早期的技术积累,公司成功开发了应急平台并拓展至城市安全监控和消防设备制造等多个业务板块,同时积极探索面向消费者市场的业务。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计划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市场,利用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升级。
●07:11万亿国债助力自然灾害防控与应急能力提升
万亿国债中的四大专项与公司业务紧密相关,重点关注灾后恢复、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城市排水防涝及综合防治体系构建。公司将利用这笔资金推进应急指挥系统、辅助决策支持、预警指挥和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提高国家自然灾害应对能力。自2020年起,通过与中国电信合作,公司在市场中标比例超过10%,展现了强大的行业竞争力。
●12:45解读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及其对公司的影响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将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主要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及重点领域的安全能力建设。资金将投入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城市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此外,中央财政对部分城市提供补助,首批示范性城市已选出并获得相应资金支持。超长期特别国债分为20年、30年和50年期,预计未来将逐步释放大量资金。这一系列政策和资金支持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业务发展机遇,特别是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19:15公司应对国债招标与市场机遇的战略规划
公司正紧密跟踪万亿元国债的最新进展,特别是与自然灾害应急能力和信息化建设项目相关的招标活动。计划积极与电信等行业巨头加强合作,采取灵活多样的投标策略以抓住市场机遇。此外,对于各地政府在应急系统建设上的投入及合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发现市场空间广阔且存在进一步扩容的可能。公司将致力于通过与关键合作伙伴的协同工作,以及针对不同地区特点的客情关系利用,优化投标策略并积极参与相关项目的招标,以期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24:04中国应急管理与财政支持:政策机遇与实践
中国在应急管理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体现在政策密集度和财政投入上。国债资金和地方财政的配套机制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有所差异,旨在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基础设施的安全性。特别强调了利用专项债和转移支付等方式,加强城市安全和应急体系建设。此外,还提到了'车路云一体化'项目,旨在推进基础设施的智慧扩容和安全增效,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应急管理和安全监控的能力。
●30:20智能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与预警
重点介绍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技术,特别是桥梁和路面塌陷的监控。提出了两个核心产品:桥梁前端监测数据综合处理主机和桥梁安全监测系统,以及用于路面塌陷的综合防治产品。强调了技术在城市生命线项目中的应用,如合肥的城市生命线项目,以及在多地区成功预警的案例。此外,讨论了路面塌陷的原因,主要包括天然地质条件、地下管线渗漏和道路施工破坏,并介绍了公司技术在预防和应对这些问题方面的优势。
●42:34探讨城市基础设施监测与防治的市场与资金
国家及地方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监测与防治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防止路面塌陷方面。市场上有关技术和服务提供商积极投入,提供包括硬件、软件以及服务在内的全面解决方案。资金来源多样,主要包括地方财政预算、地方发行的专项债券以及中央财政的支持。
●48:21公司与电信部门合作及传统业务发展策略
公司通过与各省电信公司的协同合作抓住区域机遇,涉及到中标单位的不同划分以及利益分配方式。在产品提供和订单协调方面展现了灵活的合作模式。同时,公司依赖于传统的生命线业务,在面对自然灾害和其他安全挑战时表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未来,该公司计划继续增强其在生命线业务领域的市场份额,并探索新的增长机会。
●52:36城市生命线业务增长与发展战略
公司城市生命线业务自2016年以来实现快速发展,尤其在燃气管网等领域的政府端业务规模最大。通过实施合肥模式并进行全国多地拓展,业务覆盖广泛且取得重大成就。公司战略重视城市安全,持续推进城市生命线项目,注重事前监测预警及防抗救措施,提供持续的监测运营服务,并积极探索新的资金支持政策如国债等,以强化城市基础设施的智慧化改造和安全保障。
●58:25应对下半年应急管理和市场需求:人员规划与业务战略
随着下半年应急管理项目的增加,公司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针对市场销售和实施交付两端,采取内部能力提升和优化现有人员的方式,减少对外招聘。同时,借助与中国电信等的合作,利用现有资源和团队,聚焦于市场空间的抢占,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要点回顾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及其遇到的重大政策机遇有哪些?万亿国债如何影响公司的业务拓展及机会?
公司从十四五时期开始转向面向小B端和C端消费者的业务,并推出了“七大安全卫士”等一系列应用场景产品。此外,还将原有技术和产品出口至海外市场,成为中国最早进行公共安全常态化出口的企业之一。当前,公司面临多重政策机遇,包括万亿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城市更新行动计划、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整治、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以及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等,这些政策都将有力推动公司相关业务的发展和扩大市场份额。万亿国债中的四大专项——灾后恢复重建、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和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均与公司的业务密切相关。其中,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特别是预警指挥领域的机会尤为明显,涉及应急指挥救援调度系统、辅助决策系统以及各种灾害监测预警和指挥联动系统等产品和服务。公司计划借助万亿国债的资金支持,在预警指挥专项中中标并与其他第三方合作,通过优化地方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全国森林草原监测站和视频监控融合汇集平台等方式推动业务增长。
公司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如何?
公司于2005年由清华大学设立,旨在积极响应国家公共安全领域的顶层设计与发展战略。主要业务涵盖应急管理、城市安全和消防安全三大板块,这得益于其早期先发优势以及不断的技术创新。自成立以来,公司不仅成功构建了国家第一代应急平台并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还在后续历次应急信息化建设和物联网应用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公司的三大主营业务板块是什么?
公司当前收入体量最大的三大业务板块分别为应急管理、城市安全和装备与消防。其中,应急管理板块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而城市安全板块则是通过对现有技术应用于城市物联网实的,旨在提供城市生命线等关键基础设施7x24小时实时监测预警服务。消防安全板块则源于对公司旗下科大立安的收购,主要生产和研发应用于城市安全领域的智能装备。
城市基础设施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配套基础设施领域有哪些重点方向?
这些重点方向包括城市供气、供热、排水等管道和设施的新建,城市燃气管道的老化更新改造,以及公共供水管网的漏水治理。此外,在今年3月启动的“双新”行动中,住宅电梯、供水、供热、供气及城市生命线成为设备更新和改造的重点分类。(节选)
慧选牛牛统计:该股最近90天内共举办了1次或以上机构内部交流会;90天内共有0篇券商研报,机构给出评级0次,增持评级0家,推荐评级0家,机构目标均价为0元。90天内共6次机构调研,其中券商调研1次,基金3次,私募0次,资管0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