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head> <style>a{TEXT-DECORATION:none}</style> [removed] function imageClick(url){ android.imageClick(url);}function atUser(id){ if (window.android) { android.atUser(id); } if (window.webkit && webkit.messageHandlers.atUser) { webkit.messageHandlers.atUser.postMessage(id); } } function atStock(id,name){ if(window.android) { android.atStock(id,name) } if (window.webkit && webkit.messageHandlers.atStock) { webkit.messageHandlers.atStock.postMessage([id,name]); } } [removed] </head> <body>

7月10日,证监会宣布依法批准中证金融公司暂停转融券业务的申请,自2024年7月11日起实施。存量转融券合约可以展期,但不得晚于9月30日了结。同时,批准证券交易所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80%上调至100%,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100%上调至120%,自2024年7月22日起实施。

1、融券、转融券体量已经明显收缩,新政策平稳过渡。2023年8月以来,证监会根据市场情况和投资者关切,采取了一系列加强融券和转融券业务监管的举措,包括限制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上调融券保证金比例,降低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证券划转效率,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等。截至2024年6月底,融券、转融券规模累计下降64%、75%。融券规模占A股流通市值约0.05%,每日融券卖出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例由0.7%下降至0.2%。截至7月9日,融券和转融券余额分别为318亿和296亿。我们认为,当前暂停转融券业务条件已经成熟,一是因为融券、转融券规模和占比已经大幅下降,对市场的影响明显减弱,二是因为明确了依法展期和新老划断安排,过渡较为平稳。总体来看,新政策回应投资者关切,释放呵护信号。

2、融券、转融券业务对市场影响中性,但短期不利于投资者信心的修复,逆周期调节措施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融资融券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之一,对平抑非理性波动,促进多空平衡与价格发现,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具有积极作用。我们认为,本质上融券、转融券业务对市场影响是中性的,然而由于“券源公平性”和“限售股出借”问题收到投资者长期诟病。一是源于融券券源的稀缺,公众投资者难以获取券源,而量化私募能够更容易的融券并实施T+0交易,造成系统性的不公平。二是战略投资者出借限售股,是否存在类似“自卖自买”、联合做空等利益输送的漏洞,引发投资者关切。因此证监会暂停转融券、强化融券逆周期调节是对投资者关切问题的最新回应,有利于投资市场信心。


</body> </html>

点赞(45)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56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