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6年以来起源于国营东方绝缘材料厂的四川中财科技集团,现已成为一家专注于新材料研发、制造与销售的科技型上市公司。该集团秉持科技领先、务实创业的理念,依托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依靠高素质的研发团队,重点发展光学膜材料、环保阻燃材料、电子材料等系列产品,服务广泛的行业包括发电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集团业务稳健成长,收入显著增加,成功转型为新型功能材料服务商,并积极拓展新能源、光电显示等新兴市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公司紧跟国家能源转型战略,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特高压输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自主技术研发的高性能材料稳固了其在现有市场的地位,并成功进入汽车装饰、通讯网络等新兴市场,实现了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盈利能力的增强。同时,公司积极探索健康纺织品领域,推出抗菌阻燃等功能性聚酯树脂产品,致力于推动绿色环保和健康产业的发展。凭借技术创新平台的优势和多项资质荣誉,公司在行业中确立了领导地位。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实现了2023年的稳定营业收入增长,尤其是在新能源材料和光学膜材料领域表现出色,尽管净利润有所下降,但公司资产总额和净资产均实现增长,显示出健康的财务状况。此外,公司积极回馈股东,实施股份回购计划以提升公司价值和投资者信心。
章节速览
●00:00四川中财科技集团:业绩增长、战略布局
四川中财科技集团自1966年起源于国营东方绝缘材料厂,现已成为一家专注于新材料研发、制造与销售的科技型上市公司。秉持科技领先、务实创业的理念,通过建设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依托高素质的研发团队,重点发展光学膜材料、环保阻燃材料、电子材料等系列产品,服务广泛行业包括发电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集团业务稳健成长,收入显著增加,成功转型为新型功能材料服务商,并积极拓展新能源、光电显示等新兴市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03:26新能源与电子材料:公司的战略布局与创新成果
公司紧跟国家能源转型战略,重点发展新能源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已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特高压输电、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绩。自主技术研发的高性能材料,如无氟高透聚酯薄膜、光学级聚酯基膜以及各类电子级树脂材料,不仅稳固了其在现有市场的地位,还成功进入了汽车装饰、通讯网络等新兴市场,实现了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盈利能力的增强。同时,公司积极探索健康纺织品领域,推出了抗菌阻燃等功能性聚酯树脂产品,致力于推动绿色环保和健康产业的发展。
●08:36公司展现强大核心竞争力与财务表现
公司凭借显著的技术创新平台优势和多项资质荣誉,确立了其在行业的领导地位。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了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在2023年,公司实现了稳定的营业收入增长,尤其在新能源材料和光学膜材料领域表现出色。尽管净利润有所下降,但公司资产总额和净资产均实现增长,显示出健康的财务状况。此外,公司积极回馈股东,实施股份回购计划以提升公司价值和投资者信
心。
问答回顾
发言人问:中财科技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历程如何?
发言人答:四川中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起源于1966年的国营东方绝缘材料厂,是一家专注于新材料研发、制造和销售的科技型上市公司。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科技创新和实业兴邦的理念,依托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和技术团队,从传统的绝缘材料生产逐渐转型为新型功能材料服务商,产品覆盖车等多个行业,并在全球市场上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发言人问:公司采取何种管理模式和发展战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发言人答:中财科技采用集团化、产业化、基地化运营的管理模式,构建了技术中心、管理中心、财务中心等核心部门,实现了战略引领、资源配置、技术研发与绩效考核等方面的统筹管理。同时,公司推行基于自主经营模式的五大基地运营方式,赋予各个基地独立经营权,注重以净利润为导向,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灵活调整生产经营策略。为了抓住能源转型的机遇,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光电显示、人工智能等新兴市场,通过新增生产基地等方式强化产业配套优势,并致力于提升自身在这些领域的竞争优势。
发言人问:公司在新能源行业有哪些关键技术和产品布局?
发言人答:面对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上游供应链升级的需求,中财科技凭借其深厚的电工学原材料技术和制造业底蕴,紧跟战略客户的步伐,拓展了包括晶硅太阳能电池、背板基膜、电工电子、聚丙烯薄膜等业务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聚酯薄膜技术、电子聚丙烯薄膜技术和光学级聚酯基膜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特高压输电、新能源汽车等多个相关领域,成为了公司战略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发言人问:公司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发言人答:经过数十年的积累与发展,公司已经形成了显著的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拥有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第一批优势培育企业等资质,还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构建产学研联合研发网络。公司注重技术创新的核心地位,建立起了核心技术人员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间的人才交流培养机制,不断提升研发能力和品牌竞争力。
发言人问:公司的质量管理和标准化建设情况如何?
发言人答:公司坚持以质取胜,成功通过了多项国际和国内认证体系,包括ISO系列管理体系认证以及GRS全球回收标准认证等。同时,公司被评为四川省技术标准创制中心、四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全程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市场销售服务的各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管理,从而树立了良好的质量口碑和品牌形象。
发言人问:2023年度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情况怎样?
发言人答: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7亿元,同比增长2.67%。其中,新能源材料、光学膜材料、电子材料、绝缘材料和环保阻燃材料分别贡献了35.00%、25.74%、22.02%、9.63%和3.29%的营业收入占比。然而,归母净利润为3.29亿元,较2022年下降了20.78%,基本每股收益也相应下降了19.57%。
发言人问:公司2023年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效率有何变化?
发言人答:截至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为99.27亿元,同比增长9.63%,净资产达到47.12亿元,同比增长7.90%。在盈利能力方面,销售净利率为8.2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59%,销售毛利率则高达19.34%,总资产报酬率为4.66%。偿债能力指标显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1.29和1.00,资产负债率52.53%。此外,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因理财资金净增加额减少而有所增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大幅下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