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造太阳”取得重要进展,核聚变加速商业化 2030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望达到4965.5亿美元。今日重要性:✨ 据央视新闻6月13日报道,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项目,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实现了一种先进磁场结构,对提升核聚变装置的控制运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由于可控核聚变能源产生能量的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一样,它也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 可控核聚变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前沿颠覆性技术,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突出优势,是能够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我国核工业中长期发展的远景目标,到本世纪中叶,要实现核聚变能的应用。我国国资委明确将核聚变为未来能源的重要方向,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Maximize MarketResearch预测,2030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望达到4965.5亿美元,2024-2030年CAGR约为7.4%。目前核聚变仍处于研发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驱动,核聚变加速实现商业化可期。 公司方面,据证券时报表示, 中核科技:公司有核聚变部分技术积累,后续将积极跟踪核聚变技术路线并对公司技术进行迭代更新。 永鼎股份:公司与国内可控核聚变客户签订了超导带材合同,并按时完成了交货任务。随着国内商业化可控核聚变厂家对带材技术需求的明确,公司加速了产品在低温高磁场下性能的提升工作。 中核集团:负责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的设计建造。 东方电气:2019年为中国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制造的主机磁体线圈中心柱成功交付。 中国核建:子公司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参与“人造太阳”工程,是中标该工程的中法联合体成员单位之一。 百利电气:控股子公司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提供过电力无功补偿设备。 雪人股份:拥有氦气压缩机产品,该产品是实现大科学装置低温环境的主要手段。 高澜股份:曾参与全超导托卡马克试验装置“人造太阳”EAST项目,并提供热管理产品。 安泰科技:控股子公司安泰中科致力于可控核聚变用关键零部件的研制,产品应用于国内外可控聚变装置。 国光电气:为ITER项目研制的屏蔽模块热氦检漏设备,以及核工业聚变领域专用金属泵及阀门。

点赞(1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11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