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格通信
光通信半年谈——AI驱动下的新节奏
【国盛通信】光通信半年谈——AI驱动下的新节奏 一、回顾:持股逻辑的今夕对比 A股半年度表现尘埃落定,AI算力中新易盛、中际旭创、鹏鼎控股、沃尔核材、工业富联、胜宏科技等均名列前25。从行业贝塔到个股阿尔法,从主题兴起到顺周期配置,我们认为,光模块持股逻辑在2024年上半年逐渐完成转型,后续将持续演绎“预期-业绩验证-估值上修”的成长逻辑,业绩闭环逐渐成型,有望成为同当年“苹果链”类似的又一大新科技成长概念: 2023年-行业贝塔:回顾2023年,Open AI发布的大模型在全球引起轰动,极大程
【中信军工】军工行业投资观点
【中信军工】军工行业投资观点 1、2023年以来核心军工标的业绩增速受行业短期订单波动影响而放缓,行业整体基本面走弱成为板块调整的核心原因之一。我们认为受订单波动等因素影响的行业基本面将完成筑底,并将自下半年得到持续修复,进而带来板块性机会。 2、基本面见底。军工行业过去数个季度的业绩整体走弱,多数环节均有承压,特别是核心标的季度业绩增速持续下行。其中仅航发产业链保持稳健增长明显好于其他环节,而电子元器件/组件、泛集成电路下滑明显,成为板块核心拖累。 3、赛道拥挤度快速下降,持续低配。2022年
【中泰科技孙行臻团队】串星成链,卫星互联网加速部署
【中泰科技孙行臻团队】串星成链,卫星互联网加速部署 #占频保轨迫在眉睫、政策加速卫星互联网建设 ●卫星轨道资源稀缺,先发先得,中央及各地重视卫星产业建设,相关政策陆续出台。 ●我国卫星互联网市场保持增长势态,预计将从2021年292.5亿元提升至2025年446.92亿元。 #卫星发射:火箭回收技术突破、新发射工位正式竣工 ●【发射次数】:我国2023年航天发射达67次,刷新2022年64次的原纪录。 ● 【技术突破】:2024年6月23日,我国火箭回收技术实现突破,单次发射成本降低。 ● 【发
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遴选,加速北三民用渗透,看好相关标的
事件:7月12日,工信部发布《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遴选的通知》,提出围绕大众消费、工业制造和融合创新三个领域,结合当地北斗产业基础、城市发展特点和建设情况,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提升北斗渗透率,促进北斗设备和应用向北斗三代有序升级换代。 试点围绕大众消费&工业制造&融合创新三个领域:(1)大众消费领域,提升北斗应用普及率。试点城市以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共享出行、低空应用无人机等领域为重点,积极引导企业研制和生产北斗产品。(2)工业制造领域,加速北斗行业应用赋能。加
中信证券:千帆星座第二批卫星发射成功,商业航天产业拐点将至(附股)
事件: 2024年10月15日19时06分,在太原卫星发射基地,千帆星座第二批组网卫星以一箭18星方式成功发射。星箭分离成功,18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并已全部成功捕获。8月6日,千帆星座01组星成功发射,标志着G60星链建设迎来关键节点,大规模组网开启。 核心观点: 商业航天板块筑底,产业拐点将至。我国尚有发射潜力未得释放,下半年我国航天发射或将提速。 投资建议: (1)卫星制造:推荐铖昌科技、上海瀚讯、国博电子、佳缘科技,建议关注复旦微电、臻镭科技等。 (2)商业火箭:推荐铂力特,建议关注
重视北斗产业的点滴变化(附股)
黎巴嫩通信设备爆炸事件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大量无线通信设备或为内置炸药被大规模广播通信远程引爆,我们强调:炸药放在哪里不重要,#掌握远程引爆炸药的广播通讯渠道最重要,目前国内电子终端使用海外大规模广播通讯只剩GPS了定位了。北斗多模换单模保障通信信号安全的意义进一步凸显,执行力也将更加坚定。 产业的技术迭代属性不容忽视。9月19日,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第五十九颗、六十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两颗备份卫星发射成功。该组卫星升级了星载原子钟配置、搭载新型星间链路终端,同时将为下一代北斗导航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