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讯更新

坚定看好半导体自主可控投资机会(附股)

半导体设备板块在当前环境下展现出较大投资价值,尤其是在先进封装领域。受美国政策及地缘政治的影响,加之国产替代的趋势,该行业估值已回落至历史低位,且新签订单呈现两位数增长。 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包括日本和荷兰在内的国家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设备,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发展窗口期。尽管日系设备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清洗、半导体零部件生产和测量设备等方面,但国产设备的进步正逐步减少其市场份额。 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具有成长潜力的半导体设备公司,特别是在物理清洗机、先进封装和 CMP 设备

三中全会公报发布,关注新质生产力、供应链安全等五大方向(附股)

昨日三中全会公报发布,对于装备制造业,我们梳理五大关注方向: 方向一: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方向二:供应链安全——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方向三:外贸新动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 方向四:绿色低碳——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方向五:新型工业化——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重点推荐 1)新质生产力: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关注【优必选】、

战略金属自主可控,关注锑、锗等小金属(附股)

1、爱国锗、反制锗。复盘贸易战,反制特朗普,稀有金属中长线行情,供需缺口首看锗。 当前催化剂:板块当前最大预期在于特朗普上台后国内半导体芯片出口反制裁管制,自23年年7月初国内限制镓、锗出口管制政策以来,下游采购需求增长,国内库存持续去化,当前已处于历史低位。6月以来,锗价格也不断上涨,当前价格接近历史新高,5个9区溶锗锭价格部分厂商报价再创新高到17500/kg,金属锗价格14000(高端14200,低端13800),涨幅超40%。 我国锗资源开发集中,未来锗开采转入低增速模式。美国锗矿多以锌

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之——车规芯片、功率器件(附股)

彭博社: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发文,要求比亚迪、吉利等电动汽车企业扩大采购本土电子零部件,并加速采用国产半导体芯片。据悉,工信部原本有一个非正式目标,要求车企在2025年之前将他们采购的本土芯片扩大到五分之一,但工信部现在对本土芯片占比推进速度越来越不满意。 新洁能:6月出货翻倍,Q2业绩历史新高 扬杰科技:涨价10% 近期功率板块表现强劲,再次强调一下我们(中信证券)的行业观点: 核心结论:1)MOS&二三极管行业周期底部逐步明确,近期部分厂商尝试涨价;2)IGBT短期仍有降价压力,但相关本土

空间广阔!汽车芯片国产替代正当时,概念股梳理

据彭博社: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要求比亚迪、吉利等电动汽车企业扩大采购本土电子零部件,并加速采用国产半导体芯片。据悉,工信部原本有一个非正式目标,要求车企在2025年之前将他们采购的本土芯片扩大到五分之一,但工信部现在对本土芯片占比推进速度越来越不满意。 随着耳朵事件发酵,川普2025上台预期强烈,汽车芯片的国产自控时间点也越来越迫切!国内庞大的汽车市场,汽车芯片是汽车行业的核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人手里。汽车芯片自主可控,加速扩大国产化份额! 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车产

风口,信创迎来流量炒作!(附股)

1、三中全会多次强调安全,自主可控有望加速推进 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会议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此外,本次全会公报提及“安全”的次数高达16次,相较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增加10次,是有史以来最高的,说明了国家对安全的高度重视,信创有望迎来加速推进。 2、操作系统国产化替代是大趋势 全球网络安全软件巨头CrowdStrike发布了一个存在缺陷的更新,导致微软Windows“蓝屏”故障,引发全球IT系统崩溃,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多家航

第三代半导体:国产替代刻不容缓,半导体核心龙头梳理!(附股)

全球半导体是一个超6千亿美元,超4万亿人民币的超级大市场,其中中国市场占1/3,但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区域市场,我国半导体产能高度依赖进口。 半导体芯片可以用于制作各种电子设备,如计算机、手机、电视、空调、汽车等等。半导体芯片在现代科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在集成电路、消费电子、通信系统、光伏发电、照明、大功率电源转换等领域都有应用,如二极管就是采用半导体制作的器件。 中国大陆在半导体设计、制造、设备方面的市场需求占全球比重分别为38%、16%和29%,本土企业占全球比重分别为9%、9%和20.

机器人:马斯克宣称26年实现外售超预期,关注核心产业链(附股)

马斯克近日表示特斯拉有望在2026年为其他公司大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 对于人形机器人的产业节奏不应当对照新能源汽车,而应当对照CHATGPT,我们认为2024年年底的版本将类似于CHATGPT 3,未来量的爆发将可参考AI; 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具备3个条件就可以规模商业化应用了:1、价格低(20-30万元),2、动作水准高,3、故障率低;前2点目前人形机器人已经具备,第3点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而大量机器人进入学习状态就是减少故障率的重要途经。 2026年的量怎么拍? 我们认为2025年千台

英伟达举牌robotics,布局无人快递最后一公里,相关概念股梳理!(附股)

美国公司Serve Robotics上周五披露英伟达持股10%,大涨187%。该公司于2021年从优步(Uber)公司分拆,主营业务是为优步外卖平台提供“最后一公里”送餐的无人配送车,拥有L4级别的自主性。该公司计划在2025年实现在洛杉矶、圣迭戈、达拉斯和温哥华部署2000台无人配送车。 通过与Serve Robotics的合作,优步、英伟达在验证大规模商业自动化配送车的可行性。后续优步也与Waymo、Motional等自动驾驶汽车公司合作,提供食品配送服务。 国内无人配送车已落地近6000台

自主可控有望加速,重点推荐被动元件及科学仪器板块(附股)

被动元件:AI创新拉动新一轮需求增长+国产替代加速,被动新一轮大周期开启。MLCC:仍处于需求疲软的背景下,24Q2三环、风华业绩均大幅超出市场预期,随着AI终端(手机、PC、服务器)加速渗透,将拉动行业规模快速增长。我们重点推荐: 1、三环、风华。三环高容放量确定,再造一个三环;风华是阻容感全品类厂商,本轮周期的弹性标的。本轮周期我们分别看市值1000-1500亿、300-400亿元; 2、洁美科技:三环跟三星PK高容市场的背景下,三星或将加速导入洁美的离型膜(离型膜占高容MLCC成本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