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zai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文章
2892
评论
0
加入时间
1年前

华金电子孙远峰团队-持续推荐晶丰明源

【华金电子孙远峰团队-持续推荐晶丰明源】24H1业绩持续改善,AC/DC芯片及电机控制驱动芯片快速发展 ►24H1业绩持续改善,AC/DC芯片及电机控制驱动芯片快速发展 2024年上半年,得益于AC/DC电源芯片及电机控制驱动芯片产品快速发展,公司收入规模及综合毛利率同比有所增加。同时,因前期部分股权激励计划已实施完毕,24H1公司计提股份支付费用同比显著减少。 24H1公司预计实现营收7.33~7.36亿元,同比增长19.05%~19.64%;归母净利润-3294.81~-2867.71万元,

PV海外系列| 24Q2梳理-ENPH

【天风电新】PV海外系列| 24Q2梳理-ENPH ——————————— 【收入】:24Q2收入3.03亿美元,同-57.3%,环+15.27%;美国地区Q3收入1.99亿美元,同-52.46%,环+32.5%,在总收入中占65.47%。主要得益于24Q2公司的全球渠道库存恢复正常。 【毛利率】:GAAP准则下24Q2毛利率45.2%,同比上升-0.3pcts,环比上升1.35pcts。 【净利润&净利率】:GAAP准则下24Q2净利润0.108亿美元,同比-93.1%,环比-167.3%;净

10万卡集群落地,重申光模块板块投资机会

【华泰通信】10万卡集群落地,重申光模块板块投资机会 🔥北京时间昨天晚上,马斯克在社交平台 X 上宣布,xAI 团队已经成功启动了世界上最强大的 AI 训练集群,该集群由10万块H100组成,预计未来几个月内完成Grok 2的训练,并开始Grok 3.0的开发。 我们依旧重申,【GPU集群规模的扩张】是重要的产业趋势,本次xAI 10万卡集群的落地印证了我们此前观点;展望未来,马斯克此前表示,计划在2025年夏天再度升级超级计算机集群,目标是达到 30万块英伟达B200;百万卡集群也已在北美头

2024.7.24

工业母机明天收盘开会,这几天因为有预期,600的几个票走得还行。无人驾驶中后排开始掉队,但大众还没有分歧,总体还不够。风电、商业航天/军工今天比较强强。昨天的DRG今天分化,看看明天是否会有机会。液冷今天被前几天埋伏的兑现。指数这里大概率是下跌中继,今天冰点,但不排除明天继续冰点。 美股逆变器业绩不错叠加A股板块这几天在走趋势,可能会继续加强。

国产AI芯片最新更新

国产AI芯片最新更新: 1、工信部现在找到卡英伟达H20的理由,不符合国内数据中心能耗比,此事90%概率为真。 2、传H20芯片已经不让进海关,之前我验证到是审查手续变复杂,如果后续真演变成不让进海关,建议all in国产AI芯片。 3、国内AI芯片空间市场按照英伟达的需求推算对应1000-1500e市场。 4、事实是国内的AI芯片集群目前还无法用于大语音模型的训练环节(目前主要的算力需求),大部分国内模型是在海外训练好,拿回国内做微调和落地。国内在性能、集群能力等多方面与英伟达差距还是比较大,

机器人:马斯克宣称26年实现外售超预期,关注核心产业链(附股)

马斯克近日表示特斯拉有望在2026年为其他公司大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 对于人形机器人的产业节奏不应当对照新能源汽车,而应当对照CHATGPT,我们认为2024年年底的版本将类似于CHATGPT 3,未来量的爆发将可参考AI; 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具备3个条件就可以规模商业化应用了:1、价格低(20-30万元),2、动作水准高,3、故障率低;前2点目前人形机器人已经具备,第3点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而大量机器人进入学习状态就是减少故障率的重要途经。 2026年的量怎么拍? 我们认为2025年千台

自主可控|| 国产操作系统全梳理 (收藏 随时查询)

一、事件驱动: 微软蓝屏事件不仅对羙国、英、德等全球多地的航空、银行和媒体机构运营造成严重影响,还影响到了许多国家的医疗系统。 微软蓝屏事件中国企业幸免,国产软件自主可控价值凸显 国产软件业自成体系,此次微软蓝屏事件也促使业界深思,需要加快信创步伐,从基础操作系统到顶层应用,构筑完全自主可控的能力。 网络安全专家表示:未来一方面应该进一步明确云基础设施厂家、操作系统、基础软件厂家的责任,要求其提升软件质量,加强测试、发布环节的管理;另一方面是对于各行业客户来说,应事前做好类似各种极端场景的应急预

规模将达万亿级,节水产业利好来了,低估值概念股出炉

7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节水产业规模达到万亿,培育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节水产业发展格局。到2035年,培育一批百亿级龙头企业,节水技术工艺、产品装备制造和管理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形成。 《意见》还从激发节水产业发展动力、强化节水产品装备供给、创新节水管理服务模式等六个方面提出15项措施。通过这些措施,《意见》旨在推动大规模节水设备更

新题材来了!医保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加速,相关上市公司竞相布局(附股)

近期国家医保局发布《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核心观点如下: 1)此为常规的方案升级:从2019年开始国家医保局启动DRG试点,再到2021年制定三年行动机会,DRG一直在稳步推进中,本次对于分组方案做优化,一是在运行中的的实际需求做出回应,其次针对部分问题建立制度化机制(例如特例单议)。 2)强调用好特例单议机制:方案明确提出对——因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新药耗新技术使用、复杂危重症或多学科联合诊疗等不适合按DRG/DIP标准支付的病例,医疗机构可自主申报特

DRG/DIP2.0版发布,医疗/医保IT迎来需求增量(附股)

国家医保局召开DRG/DIP2.0版分组方案新闻发布会,带来医疗/医保IT板块异动,我们认为,相关支付方案的改革将会带来医疗/医保IT领域“直接+间接”增量需求,同时,我们预期电子病历提级政策也在酝酿当中,如发布也将给行业带来新的增量。 何为DRG/DIP? DRG:是把相似临床特征和资源消耗的患者分入同一组,入组后有相对应的支付标准,DRG目前在全球被广泛使用。 DIP:基于历史数据、根据病种的严重程度、治疗复杂度和医疗资源消耗水平来设定相应的分值,医保按“分值”进行支付。为中国特色的支付方案